【摘要】:皮肤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阿米巴侵犯皮肤黏膜而引起的病变。常继发于肠阿米巴病或阿米巴性肝脓肿。在损害中可找到该病原体。1.邻近组织损害 阿米巴肠病蔓延至邻近组织,使会阴、肛门周围皮肤出现慢性皮炎、结节、脓肿、肉芽及慢性溃疡。
皮肤阿米巴病(amebiasis cutis)是由溶组织阿米巴侵犯皮肤黏膜而引起的病变。常继发于肠阿米巴病或阿米巴性肝脓肿。在损害中可找到该病原体。
一、临床提要
皮肤阿米巴病不常见,通常患者有活动性肠道和肝脏阿米巴病。皮肤病变分以下几种。
1.邻近组织损害 阿米巴肠病蔓延至邻近组织,使会阴、肛门周围皮肤出现慢性皮炎、结节、脓肿、肉芽及慢性溃疡。
2.婴儿阿米巴皮炎 阿米巴、滋养体直接植入皮肤,婴儿常为此型,为尿布粪便感染。
3.非特异性皮损 瘙痒、荨麻疹、面部黑变病、痤疮、湿疹样皮炎、结节性痒疹。
4.诊断 结合肠道肠外阿米巴感染病史、皮肤损害找到阿米巴原虫即可确诊。
二、临床特点
1.发病前有腹痛、腹泻等慢性痢疾样症状。
2.皮肤损害多发生于肛周,早期为深在性脓肿,而后发生浸润性溃疡,并可逐渐形成增殖性肉芽肿,呈菜花样。
3.患处有特殊性臭味,自觉疼痛。
4.病程慢性,长期不愈。
5.溃疡中可检出阿米巴。
三、治疗
1.甲硝唑为治疗各型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成年人每次口服400~800mg,每天3次,连服药10d。
2.尚可选用巴龙霉素、依米丁、氯喹等。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四环素、红霉素等。
3.对溃疡损害进行冲洗及清洁护理,外用甲硝唑软膏。
4.替硝唑1g,每日2次,连服3d,皮肤脓肿可行外科引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