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又称无菌怀脓疱型毛囊炎,或者Ofuji病。3.皮疹为毛囊性丘疹上形成小脓疱,群集分布,排列成环状向周边扩大,中央皮疹消退,遗留色素沉着。1.HIV相关嗜酸性毛囊炎 患者HIV阳性,皮疹分布更加广泛,毛囊丘疹与脓疱皮疹较小,由于皮损瘙痒明显,搔抓严重,几乎见不到脓疱。2.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皮损孤立,为毛囊性丘疹、结节和脓疱疹,主要发生在上背、胸部,组织病理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tular folliculitis)又称无菌怀脓疱型毛囊炎,或者Ofuji病。发生原因不明确,可能与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自身抗体产生与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释放有关。
一、临床表现
1.多见于中年男性。
2.皮损好发于面部、躯干或四肢近端的伸侧面。
3.皮疹为毛囊性丘疹上形成小脓疱,群集分布,排列成环状向周边扩大,中央皮疹消退,遗留色素沉着。皮疹在原处发生,病程迁延反复。
4.皮损部位有瘙痒或灼热感。
5.部分患者皮损累及掌跖部位。
6.组织病理:毛囊内和周围真皮内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HIV相关嗜酸性毛囊炎 患者HIV阳性,皮疹分布更加广泛,毛囊丘疹与脓疱皮疹较小,由于皮损瘙痒明显,搔抓严重,几乎见不到脓疱。
2.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皮损孤立,为毛囊性丘疹、结节和脓疱疹,主要发生在上背、胸部,组织病理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3.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 包括脓疱疮,体癣、疱疹样脓疱病,脓疱型银屑病,疱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三、治疗
1.氨苯砜(DDS) 100~150mg/d,分2~3次口服。
2.四环素类药物 包括口服四环素或米诺环素等。
3.皮质类固醇激素 仅限于对上述治疗无效且病情复发频繁者,每日口服30~60mg,病情控制后减量。也可以外用雷公藤总苷。
4.PUVA治疗 部分皮损较广泛、病程长期慢性的患者可试用PUVA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