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唇炎嘴红肿流分泌物

唇炎嘴红肿流分泌物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剥脱性唇炎是以唇红缘持续性脱屑为特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尤有神经质者。斑贴试验呈阳性。7.黏膜良性淋巴细胞增生症及黏膜良性浆细胞增生症 发生唇部时可与剥脱性唇炎临床表现相似,但黏膜良性淋巴细胞增生症,活检可发现有许多淋巴滤泡,滤泡中心为组织细胞,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黏膜良性浆细胞增生症时,则可见密集而弥漫的浆细胞浸润。

剥脱性唇炎(exfoliative cheilitis)是以唇红缘持续性脱屑为特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尤有神经质者。病因不明,局部化学因素的刺激如唇膏、口红、牙膏、漱口水、香料以及烟酒、嗜食辛辣食物,舔唇或咬唇等不良习惯,均可引起本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常继发于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牙龈脓肿、经常性日光照射或有习惯性舔唇患者;某些致敏性的物质如唇膏、胡须膏、牙膏或漱口剂也可成为病因。

二、临床表现

1.皮损只发生于唇红缘,上下唇红部均可发病,多见于下唇部。

2.皮损表面干燥脱屑、结痂、鳞屑脱落后露出鲜红光亮面,继而又出现鳞屑,经久不愈。

3.患者可由于舌舔、牙咬唇,或者由于常将口唇外撅,致使唇肌紧张、血流不畅而使唇部常受刺激,干裂等表现更加严重。自觉干燥、烧灼或疼痛感。

4.慢性经过,与季节无关。可持续数月和数年。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唇红缘,尤下唇红缘有持续性脱屑特征易诊断。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盘状红斑狼疮 皮损往往局限于下唇的一部分,边缘清楚,有黏着性鳞屑,剥离鳞屑可见其下扩张的毛囊口。伴有萎缩,病理上有特征性改变。

2.扁平苔藓 皮损为多角形紫红色斑,界限清楚,一般不累及整个下唇,可见Wicham′s纹,两者病理上有明显区别。

3.接触性唇炎 有明确接触史,病变部位与接触面积大体一致,局部呈急性湿疹样改变,停用接触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斑贴试验呈阳性。

4.光线性唇炎 起病前有日光照射史,因此常见于户外工作者,以下唇明显,夏季多见。

5.腺性唇炎 多见于下唇,患唇弥漫性肥厚增大,可触及许多颗粒状增生的肿大腺体,挤压时可溢出透明黏液。

6.光化性唇炎 与日光照射有直接关系,因此常见于户外工作者,且夏季诱发或加重,病变部位常为下唇。

7.黏膜良性淋巴细胞增生症及黏膜良性浆细胞增生症 发生唇部时可与剥脱性唇炎临床表现相似,但黏膜良性淋巴细胞增生症,活检可发现有许多淋巴滤泡,滤泡中心为组织细胞,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黏膜良性浆细胞增生症时,则可见密集而弥漫的浆细胞浸润。

四、治疗

1.寻找并祛除可疑的病因,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2.调整饮食,尽量避免各种外界刺激。

3.避免舔咬口唇。

4.外用保护性乳膏,防止干燥。

5.炎症急性期局部可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有皲裂时可使用氧化锌糊剂。

6.亦可酌情考虑X线局部照射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