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总管切除连接十二指肠手术方法

胆总管切除连接十二指肠手术方法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胰胆管合流异常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解剖学上表现为胰管和胆管于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并形成一个较长的共通管或共同管。其中,共通管(共同管)长度规定为主胰管和胆总管汇合(合流)点至十二指肠乳头之间的距离。图3-1-48 A型胰胆管合流异常MRCP表现 冠状面屏气二维MRCP图像。

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union,APBDU)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解剖学上表现为胰管和胆管于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并形成一个较长的共通管或共同管(成年人≥15mm,小儿≥5mm)。本病在中文也称异常胰胆管连接,英文别名有anomalous junction of pancreaticobiliary duct,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junction,anomalous arrangement of the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 system。APBDU的局部解剖结构与正常人不同,详见图3-1-47。其中,共通管(共同管)长度规定为主胰管和胆总管汇合(合流)点至十二指肠乳头之间的距离。根据有无Oddi括约肌包绕共通管,可以将共通管进一步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将靠近十二指肠乳头一侧的共通管定义为下段共通管,而将靠近胆胰管汇合点一侧的共通管定义为上段共通管。这种分段有利于在诊断APBDU时分析共通管的各种影像表现。

图3-1-47 胰胆管合流异常解剖结构示意图

在正常人,胰管近侧段和胆总管下段并行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并于肠壁内以锐角汇合后形成共通管(相当于解剖学上的肝胰壶腹或肝胰壶腹,为一膨大的梭形管腔),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此时,共通管以及汇合前的胰管开口部和胆管末端均有Oddi括约肌(与十二指肠环行平滑肌延续)分布及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胰液反流。当胰管和胆管于十二指肠壁外提前汇合时,上段共通管以及胰管开口部和胆管末端将不会有Oddi括约肌分布(图3-1-47)。由于胰胆管合流部缺乏Oddi括约肌的调控和平衡作用,加之胰胆管汇合角度增大,使得胰液和胆汁容易进入彼此管道,形成混流状态,各种胰酶在胆管和胰管内被胆汁中的酶激活药提前激活,并持续作用于胰胆管组织结构,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如肝胆胰腺炎症、纤维化、管腔扩张等),进而形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炎、胆囊黏膜增生性改变、肝功能损害、胰腺炎、胆系结石以及组织癌变等疾病。

APBDU的合流形式可以分为以下3种基本类型:①胆管汇入胰管型(C-P union,A型);②胰管汇入胆管型(P-C union,B型);③复杂型(Complex type,C型)。有人依据有无胆总管囊肿,将本病分为胆总管囊肿型和非囊肿型。另有人依据有无共通管结构,将本病分为共通管型和非共通管型。在相关的形态学改变方面,A型APBDU的胆总管多呈囊状扩张,少数呈梭形扩张,在扩张段下方的胆总管末端往往有一处明显的狭窄段,后者以近似直角或钝角与主胰管汇合(图3-1-48);B型APBDU的胆总管扩张程度较轻,一般表现为球囊状或梭形,在胆管和胰管结合部上方的胆总管末端可有轻度狭窄,也可无明确的狭窄段,胰管多以锐角与胆总管形成汇合(图3-1-49);C型APBDU表现为在十二指肠壁之外,胰管和胆管之间出现多个分支与多个方向的异常管道,形成结构复杂的异常胰胆管连接(图3-1-50),此型APBDU多伴胰腺融合与发育异常,相关的胰管和胆管可有扩张,也可无扩张,但因为异常连接的管道细小,故通过MRCP检查显示病变和诊断复杂型APBDU相对困难。有研究显示,A型APBDU的胆管扩张直径(平均44mm)明显大于B型(平均16mm)。在观察与分析APBDU的影像表现时,应注意辨认合流形式,测量共同管的长度和胆总管宽度,了解胆囊与胆管内有无结石或其他的充盈缺损改变。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APBDU不仅有相应的MRCP表现,还与选择手术方式以及伴随疾病的发生率高低有关。

图3-1-48 A型胰胆管合流异常MRCP表现
冠状面屏气二维MRCP图像。A.胆总管和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提前汇合,形成一个较长的共同管(箭),胆总管囊肿形成,肝总管扩张,(与胰管汇合前的)胆总管下段可见局限性狭窄改变;B.肝内和肝外胆管均有囊肿病变,(与胰管汇合前的)胆总管下段可见局限性狭窄改变

文献通过MRCP对一组A型和B型APBDU病例测量共通管长度,发现成年人APBDU患者的共通管长度是18~30mm,平均23mm。MRCP诊断APBDU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100%。腹部轴面T2WI有时可显示胆总管和胰管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之外的胰头区汇合,两管汇合部表现为高信号的圆形胆管结构突然增粗,增粗部分和与其连接的细小胰管呈现蝌蚪样(头大尾小的流线形外观)。因为胆汁在常规T1WI多呈低信号,故T1WI无助于显示APBDU的异常连接管道。

图3-1-49 B型胰胆管合流异常MRCP表现
MRCP图像显示胆总管和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提前汇合,形成一个较长的共同管(箭),但是(与胰管汇合前的)胆总管下段未显示狭窄改变。A.胆总管囊肿形成,肝总管扩张,胆总管下段多发结石;B.右叶肝内胆管旁可见一个分叶状囊肿信号,肝外胆管无扩张,但主胰管明显扩张且合并多发结石形成

图3-1-50 C型胰胆管合流异常MRCP表现
图示胆总管和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形成复杂的管道连接网络(箭),主胰管无扩张,(与胰管汇合前的)胆总管下段狭窄。A.屏气二维MRCP图像,胆总管囊肿形成,肝总管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异常连接的管道内可见小圆形低信号结石;B.非屏气三维MRCP MIP重组图像,肝内和肝外胆管形成多发性囊肿

(靳二虎)

参考文献

[1]Sugiyama M,Baba M,Atomi Y,et al.Diagnosis of 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junction: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Surgery,1998,123(2):391

[2]秦 伟,巫北海,丁 钧,等.异常胰胆管连接合并胆囊腺肌瘤病6例报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