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浴降温法是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乙醇是一种挥发性液体,擦浴时在皮肤上迅速蒸发,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并刺激皮肤血管扩张,因此散热效果较强。
【目的】
用于为体温在39.5℃以上的高热病人降温。
【用物】
护理车、治疗盘、治疗碗(内盛25%~30%乙醇200~300ml)、小毛巾2块、浴巾1条、热水袋及套1个、冰袋1套、病人衣裤1套,必要时备屏风、便器。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核对床号、姓名,评估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并询问其需要。
(2)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酌情关门窗及用屏风遮挡病人。
(3)松开床尾盖被,置冰袋于病人头部,置热水袋于足底。
(4)为病人脱去上衣(先近侧后对侧,先健肢后患肢),解裤带。
(5)擦拭方法:暴露擦拭部位,将大浴巾垫于擦拭部位下,以浸有乙醇的小手巾包裹手掌、挤干,边擦拭边按摩,每部位擦拭2遍,最后以浴巾擦干。擦拭顺序如下。
先擦拭对侧上肢:①对侧颈→肩→上臂外侧→手背;②对侧胸→腋窝→上臂内侧→手心。
依上法擦拭近侧上肢。
协助病人侧卧,背向护士(病情危重者,面向护士)。擦拭:①第7颈椎下→骶尾部;②右肩胛下→腰部→臀部;③左肩胛下→腰部→臀部。
(6)浴巾叠放于床尾。协助病人穿好上衣,平卧。
(7)脱去裤子,露出对侧下肢,下垫浴巾。擦拭:①髋部→下肢外侧→足背;②大腿下→腘窝→足跟;③腹股沟→下肢内侧→内踝;④依上法擦拭近侧下肢。
(8)穿好裤子,撤去热水袋。
(9)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洗手。
(10)开窗通风,询问病人需要,协助饮水。
(11)半小时后复测体温,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12)若体温降至39℃以下,撤去冰袋。
见表2-15。
表2-15 乙醇擦浴法操作流程和要点
【注意事项】
(1)新生儿及血液病病人禁用乙醇擦浴。
(2)擦拭腋窝、腹股沟、腘窝等部位时稍用力并延长停留时间,以促进散热。
(3)擦拭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如发现病人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或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医生。
(4)禁止擦拭后颈、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5)擦浴后半小时测量病人体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