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软化粪便,排除肠道积存气体,减轻腹胀,适用于腹部及盆腔手术后肠胀气,以及为保胎孕妇解除便秘等。
【用物】
(1)治疗盘:备注洗器或50ml一次性注射器、肛管1根、止血钳、治疗碗(内盛所需溶液)、小杯(盛温开水5~10ml)、弯盘、润滑剂、棉签、卫生纸、一次性治疗巾、手套。
(2)其他:屏风、必要时备便盆、便盆巾。
【灌肠溶液】
“1、2、3”溶液,即5%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但老年人、体弱者、小儿、孕妇多用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或甘油灌肠剂100ml。溶液温度为38~39℃。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携屏风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评估病人情况,解释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嘱病人排尿。
(2)洗手,戴口罩。在治疗室内配好灌肠液。
(3)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4)关门,酌情关窗,用屏风遮挡病人。
(5)松床尾盖被,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退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
(6)垫治疗巾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盖好被子。
(7)戴手套,用注洗器吸取药液。连接肛管,排气,夹紧肛管,润滑肛管前端。
(8)一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嘱病人深呼吸,一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
(9)松钳,扶住肛管,缓缓注入溶液。注毕夹管,取下注洗器再吸取溶液,松夹后再行灌注,如此反复直至溶液注完。
(10)注入温开水5~10ml,抬高肛管尾端,使管内溶液全部流入。
(11)随时询问病人有何不适。
(12)夹管或反折肛管尾端,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取下弯盘。脱手套。
(13)协助病人平卧,嘱其尽量将灌肠液在体内保留10~20min或以后再排便。
(14)排便后擦净肛门,及时取出便器及一次性治疗巾,协助病人穿裤。
(15)观察大便性质、颜色、量。
(16)处理用物。洗手,取口罩。
(17)整理床单位,嘱病人卧床休息。
(18)记录。
【注意事项】
(1)正确选用灌肠溶液,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和量。
(2)如用小容量灌肠筒,液面距肛门低于30cm。
(3)注入速度不得过快过猛,以免刺激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