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乳化仪的结构与使用原理
1.超声乳化仪是利用超声波之高频振动将晶状体乳化吸出,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散光小及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等优点,成为当今世界白内障手术的先进设备。超声乳化仪的种类较多,但基本结构相似,其主要部分包括:①换能器;②手柄;③乳化头;④泵系统;⑤控制系统(包括脚控踏板和控制面板);⑥电源。
2.手柄内藏换能器,将电源转换为超声振动,并通过细棒传至乳化头,被乳化的晶状体物质经手柄内的注-吸管通过吸泵产生吸引力将其排出眼外的受水器。脚踏板具有调控超声乳化仪各项功能的作用,脚控板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功能。轻压脚板原始位1档为灌注液流出,再加压为2档,可同时灌注与吸出,将脚踏压低为3档,具有灌注、吸出和乳化功能。
二、使用操作程序
接通电源后,先打开主机总开关,连接好脚踏控制板并放置在医生右脚合适的位置,备好灌注液,调整好灌注液袋的高度,一般高于床头60cm。正确连接好灌注和吸引管、超声手柄等,排尽管道内的空气,预设操作的各种数值,然后对仪器超声动能进行检测,正常后再进行脚踏控制板的测试,确定一切正常后就可以开始使用仪器了。
三、清 洁
手术完毕,乳化头、注-吸头、手柄、灌注管、吸出管在超声状态下,把灌注液换成蒸馏水,踩脚踏板2档或3档,用蒸馏水彻底清洗残留内部的晶状体碎片1min或用20ml注射器抽取20ml蒸馏水,分别于各管腔内反复冲洗各3次,冲洗要注意是否通畅,如果不通畅时应当使用热的蒸馏水冲洗至通畅为止,玻璃体切割头的清洗应将操作方式切换到玻璃体切割模式下进行,把玻璃体切割头置于蒸馏水内,踩脚踏板至2档或3档位置,反复进行玻璃体切割操作,清洗干净玻璃体切割头,切记不可用毛刷或其他器械取出其中残留物,也不能在空气中启动玻璃体切割的操作,切防损伤玻璃体切割头。以上各种用物清洗完毕,可用大的注射器抽取空气冲干管中水分,反复数次直至无液体为止;利用吸引机或压缩空气气枪吹干效果更佳。硅胶套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即可灭菌备用,把积液盒内的液体倒掉,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消毒备用。
四、灭 菌
超声手柄和乳化头、注-吸手柄和注-吸头及可反复使用的灌注和吸引管道,玻璃体切割头均可采用低温灭菌如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五、使用注意事项
1.由于仪器管腔较细小,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前必须完全干燥,以免灭菌过程环氧乙烷气体溶解于水中影响灭菌效果及增加毒性。
2.超声乳化手柄经高温灭菌后,应当放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约15min之后方可使用,不能用水或其他溶液冷却,以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
3.超声乳化手柄是精密器械,禁止摔、碰、磕,以免损坏压电晶体。
4.超声乳化仪控制板面显示的是英文提示,要使手术室护士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以便能及时理解显示器上的内容,主动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