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相与单相抑郁情感疾病家族遗传史的Meta分析
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情感疾病家族史是鉴别抑郁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抑郁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有情感疾病阳性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被认为属于双相谱系障碍,它对于双相障碍的特异性高达90%以上,因此,分析精神病人的家族史也是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特别是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更容易揭示一些容易忽视的现象,本研究对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情感疾病家族史做循证医学分析,揭示两者差异。
分析对象为国内发表的所有关于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情感疾病家族史阳性率的比较研究的文献。入选的标准是:①国内公开发表在专科杂志上的、关于单相与双相抑郁家族史阳性率比较的文章;②文章一般资料齐全;③有病例例数、家族史阳性率的统计资料齐全。
有9项研究入选Meta分析,其中中华精神科杂志2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篇;临床精神医学杂志3篇,上海精神医学1篇,四川精神卫生1篇。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两种抑郁的家族史阳性率。9项研究的具体原始数据见表7-7。
分析方法和指标: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双相与单相抑郁的情感疾病家族史阳性率及其差异、差异的效应、OR以及OR的95%的可信区间。
结果发现双相障碍病人数为918例,不包括文献12为787例,单相障碍病人数为687例,不包括文献12为655例。双相病人中289例为情感疾病家族史阳性病人(不包括文献12),单相障碍有207例为情感家族史阳性病人(不包括文献12)。双相障碍的家族史阳性率平均为(37.5±19.4)%,单相障碍病人阳性家族史平均为(26.3±17.5)%。双相障碍的家族史阳性率比单相障碍病人高(11.2± 6.6)%。
表7-7 双相与单相抑郁家族史Meta分析的原始资料
(1)每个病人所具有的双相Ⅱ型阳性家族史的平均人数
应用Peto固定模型分析发现,双相与单相相比,家族史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17.98,P<0.001,OR=1.67,OR的95%,CI为1.31~2.12,说明双相比单相有更多情感疾病的阳性家族史。
按照效应大小(ES)=2×SQUR{X2/(N-X2)}和ES=(均数1-均数2)/Sd计算每一项的ES,再进行代数和的平均。得出9项差异的效应大小ES=0.24。
(二)双相与单相抑郁个性特征Meta分析
心境障碍的发病危险因素中,人格特征或气质是重要因素,也是人们特别关注的因素,它不仅可以使发病年龄提前,而且对疾病的发展过程有影响,其中外向的人格特征或气质在其中有重要地位,它表明这种心境障碍的病人的情绪是一种不稳定性质的。双相抑郁比单相抑郁似乎更为明显。人们也试图从这些特征上来区分它们。为进一步揭示这种可能存在的差异,我们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研究对象为国内发表的所有关于心境障碍与正常对照以及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人格特征或气质差异的比较研究。入组的标准是:①国内公开发表在专科杂志上的、关于正常、单相与双相抑郁人格特征、气质比较的文章;②文章一般资料齐全;③有病例例数、出现某特征的具体例数或比例。
有10项研究入选Meta分析,它们分别发表在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四川精神医学。杂志最早的发表在1983年,最晚是2004年。调查的特征有人格外向的具体人数或比率、外向的严重程度。10项研究的具体原始数据见表7-8。
表7-8 双相、单相抑郁、正常对照组个性特征素质分析原始资料
(1)选择其中的乐群性作为外向个性的代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5篇,中华精神科杂志1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篇,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篇,四川精神卫生2篇。1983年1篇,1989年1篇,1991年2篇,1996年1篇,1997年1篇,2001年1篇,2003年1篇,2004年1篇。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心境障碍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以及双相与单相抑郁之间人格或气质差异、差异的效应。
有851例情感障碍患者和779例正常对照组用于Meta分析。其中双相病例403例和单相病例212例作为本研究的分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境障碍患者的外向人格特征人数有差异,Z=11.45,P<0.001,ES=0.69;如果用具体的数据表示,3项研究结论也提示,Z=11.64,P<0.001,ES=0.83,提示心境障碍病人的外向程度比正常对照高,这种差异有显著性。在双相与单相抑郁者中,双相抑郁病人的外向人数也显著多于单相抑郁,Z=5.22,P<0.05,ES=0.42。
(三)双相与单相抑郁临床症状差异的Meta分析
抑郁障碍在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尤其在综合医院往往被误诊为轻微的某种躯体疾病,特别是不典型的状况下以所谓的“隐匿性抑郁”在综合医院相当常见。而在我们精神卫生临床专科,将双相抑郁误诊为单相抑郁则相当常见,有时高达6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双相抑郁往往首次就是以抑郁症的形式出现,所以单一的抗抑郁药物就很自然的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这样很容易引起躁狂、轻躁狂、混合发作或快速循环。实际上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在症状学的差异一直是临床上所关注的问题,人们也试图从这些精神病理学上来区分它们。为进一步揭示这种可能存在的差异,我们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报告如下。
研究对象为国内发表的所有关于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症状学的差异的比较。入组的标准是:①国内公开发表在专科杂志上的、关于单相与双相抑郁症状学比较的研究性论文;②文章一般资料齐全;③有病例例数、出现某症状的具体例数或比例;④时间在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
有9项研究入选Meta分析,它们分别发表在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上海精神医学以及临床精神医学杂志。杂志最早的发表在1983年,最晚是2004年。调查的症状有心境低落、焦虑、罪恶感、妄想、幻觉、精神病性症状、神经症性症状、自杀、睡眠障碍、迟滞、非典型症状,同时还对症状所代表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调查,9项研究的具体原始数据见表7-9。
表7-9 单相与双相抑郁临床特征的Meta分析的原始资料
(1)比例
中华精神科杂志1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3篇;临床精神医学杂志4篇,上海精神医学1篇。1983年1篇,1990年1篇,1991年2篇,1998年1篇,2000年2篇,2003年1篇,2004年1篇。
双相抑郁共有651例、单相抑郁共有387例作为Meta分析。结果见表7-10。从表中可见,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相比,迟滞、非典型性症状更为多见(X2=7.74,P<0.01;Z=2.13,P<0.05),而其他症状,如焦虑、自杀却没有单相抑郁多见(X2=15.61,P<0.01;X2=12.03,P<0.01;X2=5.18,P<0.01)。而且由量表分所反映的疾病严重程度来看,单相抑郁看起来更为严重(Z=-2.699,P<0.05),但由于不同研究使用的量表各不相同,因此,这个结论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表7-10 单相与双相抑郁临床特征的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效应大小(effect size,ES)所代表的是某个症状在双相与单相抑郁中的差异程度,虽然有些症状的显著性检验并没有差异,如妄想、罪恶感等,但是他们的差异的ES都在0.24~0.30,说明这种差异是存在的,但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因为ES=0.2时,代表效应较小,0.5代表中等,0.8代表较大,这也就是说不能完全否认它们在诊断或鉴别抑郁症不同类型时所占的地位与价值。
(四)双相与单相抑郁临床相关特征差异的Meta分析
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存在的某些临床特征的差异一直是临床上所关注的问题,人们也试图从这些特征上来区分它们。为进一步揭示这种可能存在的差异,我们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报告如下。
研究对象为国内发表的所有关于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一般特征差异的比较。入组的标准是:①国内公开发表在专科杂志上的、关于单相与双相抑郁一般特征比较的文章;②文章一般资料齐全;③有病例例数、出现某特征的具体例数或比例。
有13项研究入选Meta分析,它们分别发表在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上海精神医学、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四川精神医学、山东精神医学。杂志最早的发表在1980年,最晚是2004年。调查的特征有性别构成、诱因、躯体问题、年龄、发病年龄、发作形式、复发次数、复发率、病程以及预后或治疗效果。9项研究的具体原始数据见表7-11。
表7-11 双相与单相抑郁临床特征差异Meta分析的原始资料
中华精神科杂志3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篇;临床精神医学杂志4篇,上海精神医学2篇,四川精神卫生1篇,山东精神医学1篇。1980年1篇,1983年1篇,1991年2篇,1996年1篇,1998年1篇,2000年2篇,2001年1篇,2003年3篇,2004年1篇。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双相与单相抑郁的症状学差异、差异的效应、OR以及OR的95%的可信区间。结果见表7-12。
表7-12 双相与单相抑郁临床特征差异Meta分析结果
双相抑郁共有1 360例、单相抑郁共有814例作为Meta分析。结果见表7-12。从表中可见,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相比,躯体问题作为病前因素更为多见(X2=5.08,P<0.01),而且双相抑郁病人的年龄、发病年龄显著小于单相抑郁病人(Z=-4.69,P<0.01;Z=-4.80,P<0.01),同时双相抑郁病人发作次数和复发率也显著高于单相抑郁病人(Z=2.93,P<0.05;X2=53.68,P<0.001),所以这样的病人,虽然病程比单相抑郁病人短(Z=-2.47,P<0.05),但是预后或者疗效远远要比单相抑郁差,两类病人预后较好的比率差异具有显著性(X2=108.25,P<0.001)。
本研究中效应大小(effect size,ES)所代表的是某个特征在双相与单相抑郁中的差异程度,虽然有些症状的显著性检验并没有差异,如诱因,其ES=0.41,说明这种差异是存在的,但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也就是说不能完全否认它们在诊断或鉴别抑郁症不同类型时所占的地位与价值,还需要根据诱因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来作为判断的参考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