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相与双相 有双相的性质具备了转相的基本条件,在众多的研究中,大多数的结论都提示,双相病人比单相病人在抗抑郁药物的作用下更容易转躁。Benazzi(1997)研究发现,双相Ⅱ型患者的药物转躁率是单相抑郁的3倍(17.3% vs5.8%,P<0.05),这些病人中发病年龄也早、非典型症状也多。在双相病人中,还有研究发现,双相Ⅰ型比双相Ⅱ型更容易出现药物性躁狂,因此提示对于双相Ⅰ型抑郁,心境稳定药才是一线用药。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双相Ⅰ型、Ⅱ型病人基本上没有更多的差异。
2.家族史 一般认为家族史不仅具有病因学意义,而且还可能对疾病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何种的阳性家族史,都会对药物躁狂的出现具有促动作用。但是正是这个重要的因素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被忽视了,造成了疾病的转相,虽然有些研究认为,双相疾病家族史在药物转相或快速与非快速转相之间没有差异,但是药物转相者与自然转相者相比,阳性自杀家族史、阳性抑郁症家族史明显增多,这些病人倾向于自杀性抑郁、住院次数多、精神病性特征明显,因此应用ECT及碳酸锂和其他心境稳定药者就多,这种病人可以作为双相Ⅲ型。
3.物质滥用与依赖 有研究发现,双相病人如果合并物质滥用,会增加转相的可能,Akiskal(2003)研究发现,药物转相的病人与自然转相的病人相比,酒精滥用者多,而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Goldberg(2002)研究也发现,有物质滥用或依赖的病人出现药物转躁的危险性增加7倍(OR=6.99,95%IC:1.57~32.28,P<0.007),说明物质滥用将会使药物转相的可能大为增加。不仅如此,酒精、可卡因以及其他精神药物的滥用或依赖不仅会增加病人的治疗不依从性和转躁的机会,而且还会使循环加速,甚至引发快速循环,说明物质依赖对双相病人会产生重要影响。
4.联合抗抑郁治疗 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引起躁狂发作的机会是安慰剂的2倍,如果两种以上的抗抑郁药物的联合会使这种机会大为增加,因此,如果联合应用抗抑郁药物,则更应该加用心境稳定药。
5.个性特征 在转相研究中,精力旺盛性人格、环性人格或抑郁人格都是素质性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在药物性躁狂的研究中也同样是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双相药物转相者不仅发病年龄小、有更多的轻躁狂发作,而且这些病人中环性人格、精力旺盛性人格的比例高,提示这就是抗抑郁药物引起躁狂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6.临床特点 很多的研究认为,药物引起躁狂之前的抑郁,往往有更明显的精神病性特征,这种病人比较容易出现药物性躁狂,严重程度明显的抑郁以及激越的抑郁也更容易出现药物性躁狂,但是药物引起的躁狂的精神病性特征,如妄想、幻觉和激越、行为紊乱的频度和严重程度相对比较轻,而且这种躁狂的发作次数和时间都具有时间自限性特征。
自杀是抑郁症一个重要的特征,也是临床上特别关注的危险因素,具有自杀的抑郁症中,抗抑郁药物引起的躁狂也相对比较多,而且因为自杀而住院的次数也特别多,说明严重的消极意念和行为有可能预示会出现药物性躁狂。还有研究发现,这种病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非典型抑郁的表现。
如果过去有类似病史,即过去有过药物性躁狂的病人,更可能出现第二次或更多次,所以,这种类似病史是药物性躁狂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药物性躁狂也可以称为是治疗的产物,因此,在临床上特征就必须涉及治疗效果以及出现药物疗效的时间。有研究发现,药物的快速起效实际上提示,抗抑郁药物的快速起效可能不一定是理想之事,有可能会是“抗抑郁效应过头”,从而出现躁狂发作。有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引起的躁狂,大多在2个月内服用了抗抑郁药物,这种情形占28%。还有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快速起效与非快速起效者相比,的确存在着某些差异,如前者的抑郁治疗次数多。
7.其他 一般认为发病年龄早、女性以及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的抑郁都是药物躁狂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有研究发现,对心境稳定药碳酸锂快速有效果者也是一个预示的因素,如果对其他心境稳定药也没有效果的病人,应用抗抑郁药物也会引起情感的不稳定性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