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业发展的展望

文化产业发展的展望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 未来文化建设的展望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展望一、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方面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蕴含着深刻的启示和有益的经验。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从十六大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文件。
文化产业发展的展望_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与社会公共性问题研究

第八章 未来文化建设的展望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展望

一、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

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方面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蕴含着深刻的启示和有益的经验。回顾九年来的改革历程,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实践本位。九年来,我们看到,哪里坚持以实践为标准,哪里就有改革的新思路;哪里坚持以实践为依据,哪里就能开创改革的新局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坚决破除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只要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什么办法好,什么政策好,就用什么办法,就采用什么政策。

二是要坚持人民至上。九年来,我们看到,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一些地区和单位的改革之所以顺利推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尊重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使改革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之源。

三是要坚持开放取向。九年来,我们看到,开放和改革总是相伴相随的,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开放,改革就缺乏深度;没有改革,开放就缺乏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放宽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加强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文化的促进作用,加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必须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对话,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经验、一切积极成果、一切先进制度,加快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

四是要坚持辩证思维。九年来,我们看到,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进度,谁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谁碰到的困难就少,谁坚持用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谁就能抓住问题的要害,谁就能顺利推进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牢牢抓住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个重点,统筹兼顾城乡、区域文化发展,积极推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统筹兼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统筹各方面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形成推动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未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提和目标

“十二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从政策规定逐步向法律规定转变。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文化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依靠政策来推进,这个具有历史必然性,然而发展到当前阶段,我们必须开始把政府的政策和市场的自主力量相结合,由政策推进上升到法律推进,发挥市场的力量,还需要理论的创新和理念的转变。当前,实现文化理论创新成为下一步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和前提。未来的改革过程中,还需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今后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在文化理论创新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四个方面必须相互协调发展。从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单兵突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那么其他方面,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要作出配套的建设。四个方面的建设要互为支撑,而且关键是要配套。

未来我国文化建设不仅要突破文化传统体制的问题和难点,而且需要创建新型文化体制的基本框架。我们需要先搭框架,然后再去完善。这是未来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形成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民族型文化,这是我们的长远战略目标。

三、未来文化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基本方向。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说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先进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团结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焕发中华民族的强大生机和活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坚持文化的双重性,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文化事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而文化产业是在文化领域按市场经济模式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二者的任务和功能各不相同,然而却是相互补充的。只有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只轮子的作用平衡发挥,人民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从这一点上来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

第三,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未来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认识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四、未来文化体制改革建议

一是形成新的文化理念。未来的文化建设和改革,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文化发展和建设理念。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有了突破,根据当前时代发展要求,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观和建设观,提出了一系列文化改革、发展、建设的理论,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在这一套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建设。当前,我们在文化理论和理念方面,依然还有一些不合当前社会发展潮流的东西存在,这种存在,压抑了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入改革、与时俱进。

二是坚持“管办分离”原则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办分离关键在党和政府身上,它的实现意味着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转变之后,就可以实现对全社会的文化管理。然而我们目前的文化改革推进还要依靠政府。从十六大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未来,文化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法治化管理,而非政府事无巨细式的管理。

三是继续坚持文化双重性原则,按照性质分类,重塑文化市场微观主体,逐步开放市场准入门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富有效率的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微观运行体制。如何重塑文化市场微观主体呢?第一,把国有文化单位改造成市场文化主体;还有,开放市场门槛,把民营文化单位和国有文化单位塑造成为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在文化市场开放方面,开放比改革成效更大。在传媒体制方面,我们现在逐渐形成一种混合结构,未来需要大力加强发展适应市场的混合文化结构。

四是突破“条块分割”,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发展模式。首先是文化产品市场,要形成统一开放的产品市场;其次是文化要素市场,除了资本市场、技术市场,还有版权市场,把版权市场作为市场要素运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五是推动内容创新,发展文化创新产业,保护知识产权,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通过近些年的文化体制改革,我们逐步释放了文化领域的潜在活力。然而释放活力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完善的具有创新特点的文化发展模式。在这种文化发展模式中,内容是最主要的,我们要能够源源不断生产出能够以我们的价值观影响世界的文化产品和作品,从而真正把我们的文化推向世界。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展望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公共文化基本服务,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政府公共职能的展现。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这些指导思想,是未来我们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指向和任务要求已经十分明确,全国各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际举措和具体行动已经不断推出。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依然存在一些基本问题,如目录编制、范围确定、主体建设、规则确立等,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和统一的内容认定。于是在实践中,各级政府提供的服务参差不一、五花八门。这是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认真把握的问题。

笔者认为,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做好以下几方面具体工作:

第一,编制公共文化服务名录。公共文化服务名录,就是政府在一定社会时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群众文化生活需要而研究制定,并向社会公开的文化服务项目。如文化馆的文化艺术活动服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阅览服务,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观赏服务,互联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服务,广播电视台的视听娱乐服务,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观摩服务,体育场馆的健身竞技服务,城市公园的休闲消遣服务等。它是国家政府普遍提供的文化服务总名目,也是全体人民广泛分享的文化盛宴大“菜单”。

长期以来,政府尽管十分关心群众文化生活,经常不断地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但由于各种原因,从未正式编制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名录,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和提供,一直处于不明朗、不确定、不规范的无序状态。一个地方,一定时期,国家政府主要应该提供哪些公共文化服务,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应该怎样被社会公众普遍获取和广泛享有等,有关方面一直没有量化的指标宣示和明确的目标承诺,人民群众从不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具体的获取方式。实际生活中,有关方面往往提供什么算什么,提供多少算多少;而社会公众则往往得到什么算什么,得到多少算多少。服务的提供者没有明确的责任约束,服务的享有者也缺少必要的权利保障。国家政府不能据以考评核查,人民群众也无从对照追索。这不但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提供,而且影响了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维护和保障。

因此,为了规范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公众文化基本权益,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国家政府,应该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在对纷繁复杂的文化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并开列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目录,交由各级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组织提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必须明确,凡是列入目录的文化项目,就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范畴,应该由国家政府来组织提供,受公共文化服务规制约束,为任何社会公众普遍享有;凡是未列入目录的文化项目,则不属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应该由文化市场来提供,受文化市场服务规制约束,以经营服务的方式为有支付能力的公众所享有。从而确保国家政府的文化责任切实得到履行,社会公众的文化权利充分得到保障。

第二,划定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指公共文化服务名录所涉及的时段、界限、内容。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长的。但是,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科技进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政府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实际所能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却是有限的。设定的名录既不能无所不包,也不能任意延伸,更不能无限扩张。

划定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范围,对于规范公共文化服务行为,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明确公共文化服务职责,防止公共文化服务随意化,以便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其次,有利于规范公共文化服务行为,防止公共文化服务扩大化,以免给国家政府带来过大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压力,从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实现国家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三,努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是指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设立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营利性事业机构,它是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公共文化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承担着国家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责和繁重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职能明确、功能多样、运行高效、覆盖广阔、布局合理、面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条件,也是满足公共文化需要的可靠保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从总体上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结构布局;无论是服务能力,还是运行机制等,都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要不相适应。为了全面担当起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政府需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建设,积极发展面向大众的公众文化服务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国办文化机构为骨干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条件,保障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努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档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益性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全面担当起引领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和公共文化服务进步潮流的重任,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公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全面实现。

第四,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章程和规范。所谓章程和规范,是指政府出面制订的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具有全民共建共享的基本特征。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状况,直接关系到公众文化的享有程度和福利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文化服务的公平正义和权益保障。实践证明,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的服务规则,是确保公共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享有的可靠保证。因此,为了切实维护和全面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国家政府在积极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同时,必须切实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规则。

未来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规则,应该首先是原则明确、方向清晰。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组织提供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从中受到熏陶和得到享受。其次是要普遍提供,权益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应该面向全体公众普遍提供基本同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使所有人都有条件和可能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确保公共文化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第三是要公益服务,社会效益为先。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鲜明特征,也是与文化市场服务的本质区别。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一切工作都必须以社会效益为唯一或最高准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以牺牲社会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第四是要有效服务,方便群众。逐步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服务体系,努力扩大文化覆盖范围,延伸文化服务终端,尽可能地把各种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直接送到基层村居,送到广大群众家里,送到社会成员手上,使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能够普遍便捷地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展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社会的加快转型以及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文化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文素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将大幅度增加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在基本物质生活进一步得到满足的同时,居民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2005年国内城乡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总量约为5155亿元,2006年约为5660亿元,2007年约为6325亿元。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稳步增长,新兴文化消费形式不断涌现,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动力。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经济指标不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挥棒,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已逐步深入人心。文化产业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朝阳产业,正好契合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已经被许多地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中。特别是在文化消费水平较高、文化资源丰厚、文化特色突出的地区,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区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将加快步伐,文化市场主体将得以重塑,文化领域微观主体的活力将大大增强,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将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带动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同时,文化体制改革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文化领域宏观调控,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等关键环节也将实现新的突破,从而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四、后发的科学技术优势,促使我国文化产业从高端起步

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居世界第一位,手机网民数达1.176亿。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文化产业,正是文化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产业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信息技术使得文化产品的创造、传播和流通变得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未来十年,是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壮大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十年,是中国文化产业依托“十二五”规划蓝图实现自身发展的十年。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一举措意味着未来文化产业有两种发展思路,一是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二是要使中国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强国。在这两种发展思路背景下,我们需要在如下方面继续努力。

首先是加快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使它成为主流的文化产业,并且在青少年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的推动下,使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能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占领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核心产业门类。这就要求电信企业成为媒体企业,文化娱乐内容增值服务将占据电信企业(含移动)70%以上的利润,IT企业必须能够转化为文化产业企业才能摆脱制造业的低端形态。

其次是继续打造和深化文化产业集聚园,将其发展成为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流形态,其中主要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这些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将能够凝聚全产业链形态,发挥集聚效应,并且与艺术家园区、创意产品展示区和文化街区等区别开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效益。在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园的过程中,各地也将出现一些利用文化产业名义的圈地运动,各级政府都需要及时规范文化产业集聚园的拿地和用地标准。

第三是继续拓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和方式,将文化软实力的效应发挥至最大。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企业拓展境外业务,特别是推动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媒体、企业和文化娱乐项目的并购,并使得文化内容产品的出口逐渐加大。不过,短期内的文化内容贸易逆差还难以全面改观。

最后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审美的不断需求,商业模式将替代创意或者产品。一方面将出现设计产业的大商机,特别是结合提升制造业的需求,设计产业和时尚产业的结合将对各地文化产业带动本地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技术加文化加品牌加时尚潮流,以及由此出现的高附加价值的商业模式,将代替一般的产品概念和企业竞争,模式的竞争特别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将成为文化传媒企业乃至IT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节 文化建设与中国社会的公共性

一、文化建设与公共关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当前的文化建设需要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进行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首先要在认知与思想上有新突破,不仅要强调文化本身的功利属性,更需要强调文化的公益属性,强调文化的公共性及文化的这种公共性对于社会共享价值和意义重建的作用,也即当前的文化建设需要有公共关怀。通过文化的公共关怀推动社会公共性的建设,从而在新时期形成新的中国社会公共性。这种新的社会公共性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基础之上的,同时它也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整体社会的引领之上的。

从当今世界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不同文化思想的意识形态直接或隐秘地渗透于我们周围,“西强我弱”的局面没有改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侵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从目前国内来看,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与多变的趋势,这对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使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难。

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思想的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只有坚持这些原则,社会主义的各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各展其长、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旋律文化才能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与发展,才能不断支持社会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才能在各种交流与比较中互相融合与促进;先进文化的表现方式、方法和文化高科技才能隐喻先进有益的价值观,文化工作者才能生产出百花齐放和又好又多的文化作品,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

就文化建设与中国社会公共性这个主题目来说,首先,文化建设必须能够使得先进文化和主流文化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能够把先进文化和主流文化作为自身的精神旗帜,也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正确方向才能得以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层面的引领作用才能巩固。其次,文化建设必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只能这样,在新时期利益多元和文化多元背景下,我们才能真正有产生社会共识的思想基础,也才能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产生一致的认识和共同的行动。第三,坚持文化的公益属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使文明的人生观和伦理道德观被广泛认同,并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文化的公共性。

在当前的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通过文化公共性进而实现社会公共性需要超越功利想法,以对民生的关注,实现对民众的公共关怀。对民众的这种公共关怀具有三方面内涵:首先其对象主要是普通民众和公众;其次其关怀内容是公共利益,即从公共立场而非从私人立场出发思考公共利益;第三其关怀范围是公共生活、公共事务或社会中重要的问题,它体现了公民主动参与公共领域、公共生活的良好品格与风尚。当前的文化建设之所以需要超越功利想法,体现公共关怀,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文化本身的公共属性。它几乎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基本的文化权益,所以它需要放在公共关怀的视野之下。其次,文化的公共属性与社会的公共性有着紧密的关联。只有充分发挥文化的公共属性,社会的公共性才能够得以重建。第三,文化的公共属性在于文化将扮演工业社会解毒剂的角色;社会转型造成的裂痕同样也需要文化予以弥合。文化的价值在于它给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生活意义的诠释,提供了心灵“诗意的栖所”。但所有这些都是不能从功利关怀中导出的,而只能在公共人文关怀中找寻。

二、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共性发展

社会和谐是社会经过长期的物质、精神特别是文化方面的积蓄和传承而形成的一种自组织力,这种自组织力其根源在于文化的公共性,文化是公共存在和公共性的价值存在,公共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是共有的而非个体性的。文化一经产生,就会扩散、交流和传播。传播、交流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当今时代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进一步说明,文化的部分内容、部分精神是可以超越民族界限的。无论是民族内部的文化共有还是民族间的文化共享,都意味着文化的最内在、最深层的共享、共通。文化的共享性、共通性源于历史上社会力量交互作用形成的“合力”,源于人类的一般的合理性与普遍性的凝结。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社会性的群体,借助群体的、他人的力量才能使自己的需要获得满足,离开群体,个体将无生命寄托。而要在群体之中生活,个体不仅要学会履行自己的义务,还必须学会尊重群体中其他个体的权利,遵守群体的规范。通过持续地与群体其他成员碰撞、交流、争论、融合,最终获得自身的满足,而且使得群体各种不同定位的需求趋向于相互承认、相互理解与融通,达到“互识”,而且还实现了主体间的“共识”,形成了社会公共需求、社会公共价值。文化的公共性,不仅是共时性的主体之间的分享,而且是历时性的,可以被不同时代的主体所共享,这也就是文化的继承性和累积性。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社会也不例外。社会的持续存在和形成自身的稳定发展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除了实体性的物质基础及其内部的合理结构,比如生态环境、地理区位、人口数量、自然资源及这些实体性物质基础的内部结构比例等,还包括能够把个体凝聚成群体,把群体凝聚成社会的大家公认的社会规范和规则,也即社会共识。只有这样,社会发展的硬结构(即社会发展的物质性力量及其内部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软结构(即社会规则和社会共识)才能相得益彰,各得其所,社会各要素、系统才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进而社会及其公共性才得以形成。而社会规则及社会共识的形成是人类文化的结果,文化的核心功能是使社会形成公共性,在公共性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社会发展秩序。

社会公共性的形成是以文化的公共性为前提条件的,换句话说,虽然所有的人都是文化人,所有的社会性活动都具有文化的内涵,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所有活动都能增进社会公共性。只有符合文化公共性或者说只有把公共维度内在地包含于自身的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才能促进社会公共性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公共性的建设,最终才能形成社会的科学发展、良性发展,社会和谐也才能成为应有之义。

促进社会公共性发展离不开文化自身具有的公共性。社会公共性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文化公共性的发展成熟度。文化公共性的成熟也即文化的发展,而文化要发展,必须通过文化建设,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增进文化自信。通过文化建设,增进文化自强。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态度。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顺应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综观党的发展历程,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正是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增进文化自信,也即以文化自觉的态度,一分为二地看待自身的文化。首先是看到自身文化的积极一面,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着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也要看到,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增进文化自信的目的是通过文化建设最终达到文化自强。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的文化,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在国际社会中,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设计,有自己的文化力量。现在,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更应当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的问题,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真正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同推进,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只有真正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态度与原则去发展文化,建设文化,中国社会公共性的重构才能达致一个理想的境界,我们也才能牢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不断展示新优势、创造新天地,才能使中国文化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