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决定Ⅰ型超敏反应易感性的因素

决定Ⅰ型超敏反应易感性的因素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超敏反应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涉及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目前尚无明确结论。单亲为特应性个体,子女有30%的概率发生过敏症,双亲为特应性个体,子女有50%的概率发生过敏症。目前已发现多个与过敏症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但在缺乏病原体感染的环境中或由于使用抗生素、接种疫苗,幼童体内难以启动针对胞内病原体感染的Th1细胞应答,从而持续处于Th2细胞偏移状态,则易患过敏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涉及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目前尚无明确结论。人群多种基因的多态性和环境中的变应原分布与含量是重要因素。

(一)遗传因素

过敏症是一种有家族背景、受多基因影响的疾病。尤其是IgE应答与遗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过敏症患者血清中IgE含量比正常人高出许多倍。单亲为特应性个体,子女有30%的概率发生过敏症,双亲为特应性个体,子女有50%的概率发生过敏症。目前已发现多个与过敏症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

1.位于染色体上的易感基因 例如,位于染色体11q12-13上的高亲和力FcεRⅠβ链基因内含子5、外显子6和7多态性可影响IgE应答,从而与某些人群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此外,位于染色体5q23-25的Th2型细胞因子基因、TIM(for T cell,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基因家族、p40基因等均与遗传性过敏症相关,如Th2型细胞因子基因为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编码产物为IL-3、IL-4、IL-5、IL-9、IL-13和GM-CSF等Th2型细胞因子,可促进IgE类别转换、嗜酸粒细胞存活和肥大细胞增殖,此区域基因的多态性与机体IL-4表达水平及Th2细胞数量相关。

2.HLAⅡ类基因 此类基因与机体对特异性变应原的应答相关。例如:HLA-DR4和HLA-DR7阳性者易患遗传性过敏症;HLA-DR2阳性者易对豚草属花粉过敏;而HLA-DQ阳性者则对过敏性哮喘有抗性。应强调的是,确定过敏症易感基因十分困难,且携带过敏症易感基因也未必一定与疾病表型相关。

(1)在不同群体,遗传性过敏症及个体的疾病易感性可能由不同基因所决定,因此导致遗传背景的群体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各异。

(2)某些过敏症易感基因呈母系遗传模式,即特定等位基因来源于母方易表达,来源于父方则不表达(silent)。

(二)环境因素

1.环境中的变应原分布与含量 是引发超敏反应的重要因素,故过敏性疾病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受到高度关注。近年来有关统计表明,发达国家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高达20%~37%,而发展中国家仅为2%~10%,提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水平似乎与过敏性疾病发生呈负相关,据此有人提出了“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

2.循证医学证据 有诸多支持该学说的相关依据,例如研究表明,处于生长期的儿童接触易遭感染的环境,可减少其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在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凡儿童期曾遭受实质性感染者,其对过敏性疾病有相对较强的抗性,如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能保护机体不易患皮肤过敏性疾病和哮喘;甲型肝炎曾在北美和欧洲人群中广泛流行,在卫生条件改善后甲肝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而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却显著增高;早期接受过大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和(或)接种疫苗的儿童,其患过敏性疾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等。

3.过敏机制 有关卫生假说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着眼于Th1细胞和Th2细胞失衡。妇女妊娠期间,胎盘构成独特的微环境,局部组织细胞主要分泌Th2型细胞因子,有利于维持母胎耐受,故新生儿脐带血和婴儿期外周血中Th2细胞占优势。倘若儿童期个体经常暴露于病原体的环境中,可逐渐强化Th1细胞应答,最终形成有助于维持免疫自稳的Th1/Th2细胞平衡状态。但在缺乏病原体感染的环境中或由于使用抗生素、接种疫苗,幼童体内难以启动针对胞内病原体感染的Th1细胞应答,从而持续处于Th2细胞偏移状态,则易患过敏性疾病。但单一Th1/Th2失衡并不能圆满解释卫生学说,如机体感染蠕虫后,虽能强烈诱导Th2应答,并诱生IgE和嗜酸粒细胞,但并不必然发生过敏性疾病;而Th1细胞应答降低者过敏症发病率也并非必然增高。

4.新观点 近期人们对卫生假说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1)各种感染:均可诱生IL-10和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从而下调Th1和Th2应答,保护机体抵抗过敏症,而在卫生的环境中,儿童很少感染,导致抑制性细胞因子减少。

(2)多种微生物产物:如脂多糖(TLR-4的配体)、CpG DNA(TLR-9的配体)或致炎细胞因子IFN-γ等,可刺激DC产生吲哚胺2,3-加双氧酶(IDO),从而抑制Th2细胞所致的炎症反应,并促进Treg细胞分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