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常情况下IC主要由补体和吞噬细胞清除。如果机体存在补体缺陷、吞噬功能缺陷或IC的量过大等因素时,均不能有效清除IC。IC只有在血管通透性增高时才能穿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沉积于血管基膜。IC最易沉积于肾小球,其机制如下。肾脏血流量大,毛细血管的血压高,血管分支多、细而曲折,易形成涡流,有利于IC沉积。
多种因素影响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和沉积。
(一)影响免疫复合物正常清除的因素
正常情况下IC主要由补体和吞噬细胞清除。如果机体存在补体缺陷、吞噬功能缺陷或IC的量过大等因素时,均不能有效清除IC。
(二)影响IC沉积的因素
1.血管通透性增高 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因素有:IC补体激活后产生的过敏毒素(C3a、C5a)和C3b,使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血小板活化,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和趋化性细胞因子;IC也可直接与血小板的IgG Fc受体结合,使其活化并释放组胺;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某些碱性蛋白,也能增强血管壁通透性。IC只有在血管通透性增高时才能穿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沉积于血管基膜。
2.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等因素 循环中的IC易沉积在局部血压高、血流出现涡流的组织。IC最易沉积于肾小球,其机制如下。
(1)肾小球基膜是一个滤板,中等大小的IC易滞留、嵌塞于肾小球基膜。
(2)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C3b受体,黏附有补体的IC易与之结合而沉积。
(3)肾脏血流量大,毛细血管的血压高,血管分支多、细而曲折,易形成涡流,有利于IC沉积。此外,主动脉分支处和心瓣膜处血流量也较大,易出现涡流,也易于IC沉积。
3.其他 某些自身抗原与特定组织或器官具有较高亲和力,如SLE患者IC通常沉积于肾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形成的IC易沉积在关节滑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