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针刺后溪穴治疗胸

针刺后溪穴治疗胸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某,女,32岁,家庭妇女。常规消毒、常规针刺。第四次治疗时,未针刺只是以正骨手法纠正偏移之棘突。案例针刺异同辨析:两病案临证选穴皆只选后溪穴针刺。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故都取后溪穴,以疏通局部受阻之督脉,起到舒经活络之功。第1个病案,病变在胸椎,针刺选穴当然要考虑“心”。也就是说,针刺选穴总的要考虑腑腔脏器所在经脉。故针刺后溪穴时针尖指向手阳明经穴合谷而有佳效。

(一)针刺后溪透劳宫穴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一例

马某,女,32岁,家庭妇女。2005年8月7日来诊。自诉:上午在做家务时,因用力不当,突觉后背之两肩胛骨附近抽痛。特别是做转侧动作时,觉患处有擎掣痛。遂急到某医院就诊。拍片示:胸椎3~5段棘突错移、有偏斜。余无不适。患者有慢性胸闷、心慌病史。医院开伤湿止痛膏和止痛药口服,并建议其回家调养。因患者家务繁重,不能有片刻休息,于是在朋友介绍下到吾处寻求针灸治疗。查体:胸椎3~5段肌肉僵直,胸椎3~5段棘突偏斜且有压痛。诊断: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拟行针刺治疗。选穴:后溪(双)。

方法: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常规针刺。进针得气后,调整针刺方向,针尖向劳宫穴方向透刺,行捻转补泻之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结果,在第一次行针后,该患者即感患处抽痛及转侧痛停止。患处棘突压痛大减。按以上方法,该患者针第三次时,已感患处棘突压痛已消失。第四次治疗时,未针刺只是以正骨手法纠正偏移之棘突。一次复位后,患者觉胸闷、心慌亦消失(看来,该患者原来即有胸椎小关节紊乱,只是此次急性发作罢了)。第五次,亦未针刺,只是在患处做适当推拿按摩20分钟,手法毕患者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5次而痊愈。

(二)针刺后溪透合谷穴治疗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一例

李某,男,42岁,农民。2007年9月6日来诊。自诉:晨起农忙弯腰劳作时,突觉腰部剧痛,不敢活动,腰骶部及右下肢疼痛难忍,只能弯腰保持劳作时的体位走动。余无不适。继往有慢性腰痛病史。家人急送其到某医院就诊。拍片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椎各椎体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L45小关节不对称。查体:痛苦面容,体态中等。腰背肌肉板滞僵硬。腰椎平直。L45棘突错移、L35棘突压痛。按压可诱发右侧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该患者诊断明确: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拟行针刺治疗。选穴:后溪(双)。

方法: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双侧穴位肌肤。取28-30号2寸毫针,针尖对准合谷方向进针2寸深,行捻转泻法。强刺激至患者觉手掌有酸麻胀重感且难以忍受时,立嘱患者配合做腰部多方向的活动,以带动局部气血运行。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腰部不间断的活动以配合针刺)。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按上法针刺,第一次针后,患者即觉腰痛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后继针1次巩固。嘱患者平时要注意腰部保养。

案例针刺异同辨析:两病案临证选穴皆只选后溪穴针刺。此为两病案相同处。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两病例病变处,一为胸椎,一为腰椎,但都属督脉循行范围。而且,说到底其症状都属督脉气血运行局部受阻所致。故都取后溪穴,以疏通局部受阻之督脉,起到舒经活络之功。

不同者,两病案针刺时,针尖针刺的角度、深度不同。《标幽赋》:“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如胸背痛要考虑心肺、腹部痛要考虑肠胃、腰痛要重视肾、两侧要注意肝胆、四肢要考虑脾胃。第1个病案,病变在胸椎,针刺选穴当然要考虑“心”。也就是说,总的要考虑胸腔脏器所在经脉。《针灸甲乙经》亦有:“胸胁痛不可反侧,劳宫主之”的说法,针灸治则还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此处取后溪透手厥阴心包经穴劳宫治之。第二个案例,病变在腰椎,当然要考虑肾。也就是说,针刺选穴总的要考虑腑腔脏器所在经脉。此次针刺虽然不直接和肾经有关,但《针灸大成》总结合谷穴主治范围时说:合谷“主腰脊内引痛”,而且合谷穴总而言之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在大范围内不离腑腔脏器所在经脉。故针刺后溪穴时针尖指向手阳明经穴合谷而有佳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