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女,56岁,农民。2010年7月2日来诊。自诉:右臀痛及右下肢放射痛半年余,症状时轻时重。曾到某医院就诊,虽反复服用中西药物及封闭治疗,病情仍反复。此次因连续在稻田里忙碌10余天后,有觉症状加重。遂在朋友介绍下到吾处寻求针灸治疗。查体:右侧臀部梨状肌投影区有一明显压痛点,还可触及一明显痉挛肌束。梨状肌紧张试验(+)。直推抬高试验(+)。“4”字试验(+)。诊断: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右侧)。拟行针灸治疗。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右臀部压痛点最明显区常规消毒。步骤:①先在右侧臀部梨状肌投影区之压痛点最明显处行合谷刺法。选28号2.5寸毫针,快速直刺进针,务求气至病所,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中强度刺激量。待患处有强烈之酸麻胀感后,将针退至皮下,再分别以45°角向左右深刺,行同样手法。如果此时,患者感觉局部出现酸麻胀感已至骶尾部及下肢部时,停止运针,再将针退至皮下,行常规直刺后留针。然后,针尾放3厘米长艾条施灸,灸8壮。待艾条燃尽,针凉后出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针灸毕,在臀部压痛点最明显处(天应穴)和委中穴行刺络拔罐法。每3天1次。
按上述方法,此患者3天后症状大为缓解,以后症状一天天渐次减轻,10天痊愈。为巩固疗效,余又为其在患处臀部及下肢行适当的推拿按摩1周后完全结束治疗。现电话回访,无复发。情况良好。
体会:1.中医学认为,本病乃筋脉闭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当祛瘀通络止痛,消除痉挛。而合谷刺之多向刺,针感强烈,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多方向针刺拘紧的梨状肌,明显地促进了病变局部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了舒缓拘急而镇痛的效果。
2.在病变最痛处行温针灸,灸的热力通过针体传导到病变深处,从而与合谷刺产生了强大的治疗合力,弥补了合谷刺之不足。
3.该患者有下肢放射痛,乃梨状肌损伤后压迫坐骨神经所致。委中穴和天应穴刺络拔罐法,乃是借鉴了贺普仁老师的强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