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叶某,男,40岁,个体老板。2006年4月30日来诊。自诉:患颈椎病经年。其自言患病以来,除颈部稍有不适外,症状无他,只是觉得右肩肩井穴处及附近酸痛。余无不适。无继往病史。其曾在某医院推拿按摩半个月,稍有好转,近日因觉症状加重而来求针灸治疗。查体:右肩井穴及其附近有压痛,按之酸重。诊断明确(有医院病案为据):颈椎病。拟行梅花针叩刺+拔罐法治之。
方法:患者端坐位。充分暴露患处肌肤,常规消毒。先以梅花针叩刺患处,待见血珠后,再以中号拧罐吸拔之,留罐10~15分钟后,拔出瘀血2~3毫升。同时,在其大椎穴和天宗穴处以一般拧罐拔之(不用梅花针叩刺)。拔后,此二穴局部和肩井穴处一样,都呈现黑紫色,表明患者拔罐部位寒湿气较重。上法,隔日或隔二日一次,5次为1个疗程。患者1次治疗后,即感患处局部酸痛大减,共治5次后症状消失。
病例2:陈某,女,44岁,某制衣厂工人。2010年9月20日来诊。自诉:患颈椎病7年余。经多方治疗后,症状还算稳定,一直感觉良好,平时即使稍有不适,过几天便好。近日,因劳累过度,经常加夜班,觉左肩酸痛不适,日渐加重不能忍受而来求针灸治疗。余无不适。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查体:左肩酸痛部位在肩井穴及其周围,按之酸重。患者诊断明确(有某医院详细病案为据):颈椎病。拟行梅花针叩刺+拔罐法治之。
方法与第一则病案同。然按此法治疗3次后,患者局部症状并无些许改善,且患处因做梅花针反应较大,不敢触碰,抚之皮肉较痛(特殊体质),患者言症状加重。此时,患者情绪亦有波动……此法为何独独对她无效也?正思忖间,忽然想起《素问·刺腰痛论篇》有言“解脉令人腰痛,痛而引肩……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其中所言之“横脉”乃委阳穴处浮络。难道其肩酸重和腰有关?乃急取委阳穴(患侧),以梅花针叩刺出血后,再以小号拧罐拔之,留罐10~15分钟后,吸出瘀血2~3毫升。该患者按此法治疗,效才显,症状遂渐次减轻,情绪恢复如常,共治5次而愈。
治“酸痛”临证选穴补遗:
(1)全身酸痛:取悬钟穴。
(2)肩背酸痛:取风门、肩井、中渚、支沟、后溪、腕骨、委中穴。
(3)肩臂酸重:取支沟穴。足腕酸:取委中、昆仑穴。
(4)肩膀酸痛,男性:取天柱、肩井。女性:取附分、膏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