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胃肠炎(吐泻)

急性胃肠炎(吐泻)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致脾胃阳气俱伤,胃阳伤则脾阳伤,从而致吐泻并作。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20~25分钟。若属寒型,拔罐后加温灸10~15分钟;热型可用刺络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用毫针速刺速提(泻法),针后拔罐,留罐5~10分钟。吐泻严重者,口干舌燥,两眼凹陷,出现脱水之象。中度以上急性胃肠炎12小时后可在第2组穴位上继续操作1次,留罐15~20分钟。

急性胃肠炎,俗称上吐下泻,属中医“吐泻”、“霍乱”范畴。起病甚急。

【病因】 多因饮食生冷不洁或腐败有毒之食物,或食有刺激性的及不易消化之食物所致。导致脾胃阳气俱伤,胃阳伤则脾阳伤,从而致吐泻并作。

【症状】 先觉脘痞闷胀,次则腹中剧痛,继而吐泻。大便为稀黄水常中夹有不消化残渣。重者目眶凹陷,精神疲乏。若系霍乱,多伴有发热恶寒等表证。

【疗法】

配穴方一 天枢、气海、关元、脾俞、三阴交。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20~25分钟。每日2~3次。主治:急性胃肠炎(吐泻)。效果:屡用效佳。一般3次即愈。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二 中脘、神阙、天枢、关元。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若属寒型,拔罐后加温灸10~15分钟;热型可用刺络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每日或隔日1次。主治:急性胃肠炎。效果: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满意。

配穴方三 中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方法:采用灸罐法。先拔火罐,留罐15~20分钟,起罐后加温灸15分钟。每日1次。主治:急性胃肠炎。突然恶心呕吐、腹痛水泻,胸膈痞满,四肢冰冷,苔白腻,脉迟或细弱。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2次,最多5次即愈。附记:引自《外治心悟》。

配穴方四 曲池、天枢、足三里。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用毫针速刺速提(泻法),针后拔罐,留罐5~10分钟。或用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刺后拔罐5~10分钟,均为每日或隔日1次。主治:急性胃肠炎。腹痛心烦,发热口渴,吐腐臭物,便有黏液,苔黄腻,脉数。吐泻严重者,口干舌燥,两眼凹陷,出现脱水之象。效果:效佳。一般2次即效。附记:引自《外治心悟》。

配穴方五 少商(双)、商阳(双),脐周1.5cm上、下、左、右各1穴。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在少商、商阳点刺放血(不拔罐),再在脐周四穴点刺放血,随后再拔罐(以神阙为中心),直至少量出血为止。一般为30分钟。主治:急性胃肠炎。效果:效果甚佳。多1次见效或痊愈。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

配穴方六 分两组:一为足阳明胃经: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下巨虚(双)。二为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俞、小肠俞。方法:用走罐法。一般用第一组穴,术者左手持罐,右手用镊子夹棉球,蘸上95%乙醇,点火后插入罐内1~2秒迅速拔出,左手准确地将罐子扣在经穴上。腹部先在中脘穴拔一个罐,然后一手扶罐底,一手扶罐体,慢慢将罐子移向左侧天枢穴,再以同样方法返回中脘,移向右侧天枢穴。如罐内的吸力不够可重新拔上,这样往返移动5~6遍,待患者有一种暖和舒适感后,固定在中脘穴上,再在左右天枢穴各拔上一个罐,留罐15~20分钟。下肢在足三里穴上各拔一个火罐,从上至下向巨虚穴移动,反复7~8遍,然后固定在足三里穴上,留罐15~20分钟。起罐后用右手掌面按在局部紫斑上,轻柔按摩1~2分钟,促进局部淤血消散。中度以上急性胃肠炎12小时后可在第2组穴位上继续操作1次,留罐15~20分钟。轻度患者24小时1次,不用第2组穴位。主治:急性胃肠炎。效果:治疗52例,50例治愈。其中轻度者11例,治疗2次后痊愈;中度者23例,治疗2~4次痊愈;重度者16例,经治6次后获愈。全部疗程3~5日。其余2例因局部皮肤长有小疮,不便走罐,只是在穴位上拔罐,加口服甲氧氯普胺、小檗碱和静脉补液,均于2日后症状缓解,泄泻停止。附记:引自《江苏中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