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全称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急性肾炎(中医称之为阳水)和慢性肾炎(中医称之为阴水)。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人;慢性肾炎多见于成年人。
【病因】 原因甚多,病机复杂。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导致水液潴留过量而发生水肿。三脏之中,尤以脾肾为主要。多因风热外感,肺失肃降,上源失宣,继而传至中、下二焦。中焦受邪,脾失健运,胃纳不受;下焦邪阻,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司,湿毒浸淫,遂发水肿。慢性肾炎,多由急性肾炎失治或治疗不当转变而成,也有部分患者急性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及至发觉已成慢性。急性肾炎发病急骤,慢性常反复发作,病情比较复杂,常持续数月至数年。
【症状】 初起头面、眼睑水肿,随着病情加重,肿及四肢甚至全身。多有血尿、管型尿、高血压、贫血、小便不利、蛋白尿,病至晚期出现眼底变化及肾功能不全等。急性期以上半身水肿为甚,且多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或身体困重,按之凹陷,放之复起。而慢性期,以腰以下水肿为甚,按之凹陷,迟迟复起。
【疗法】
配穴方一 分两组:一为天柱、肾俞、肺俞、上髎、外关;二为风门、大肠俞、章门、合谷、阴陵泉、三阴交。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先用毫针作中强度刺激,不留针,针后拔罐15~20分钟。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主治:急性肾炎(风水)。效果:屡用皆效。一般1~2个疗程即愈。附记:笔者师传经验。
配穴方二 分两组:一为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足三里;二为肾俞、关元俞、天枢、关元、上髎。方法:采用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先用梅花针在应拔部位反复轻轻叩刺后,然后拔罐,留罐15~20分钟。脾肾阳虚者,罐后温和灸治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主治:慢性肾炎。全身水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迟起。效果:耐心调治,效果颇佳。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临床多次验证,一般连治2~5个疗程,多能改善症状逐至痊愈。
配穴方三 神阙、天枢、气海、中脘。肾炎初起,兼见发热等全身症状者,配身柱、风门、肺俞。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虚证(气虚或阳虚),罐后加温灸;阴虚,亦可用针刺后拔罐或留针拔罐;实证,用刺络拔罐法或罐后加敷脐法。其中神阙穴只拔罐。主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效果:多年使用,效果满意。
配穴方四 阴陵泉、三阴交。风热外感者配肺俞、大杼、水分;湿毒浸淫者配曲池、血海、水分;脾肾两虚者配脾俞、肾俞、中脘、足三里;脾肾气虚者配脾俞、肾俞、气海、足三里;脾肾阳虚者配脾俞、肾俞、膀胱俞、神阙;肝肾阴虚者配风池、阳陵泉、曲池。方法:均采用单纯拔罐法。风热外感及湿毒浸淫型亦可用刺络拔罐法;脾肾气虚,阳虚型可罐后加温灸;肝肾阴虚型亦可用针刺后拔罐法。均留罐20分钟。阳水类,每日治疗1次;阴水类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效果:屡用有效。附记:高渌纹经验。治疗以主穴为主,随证配穴。
配穴方五 八髎、三焦俞。肺失宣化配肺俞、大椎;脾失运化配脾俞、中脘、足三里;肾失温化配肾俞、关元俞;膀胱失气化配膀胱俞、大肠俞。方法:均采用单纯拔罐法。实证亦可用刺络拔罐法或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法;虚证亦可用拔罐后加温灸或留针拔罐法。均留罐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主治:肾炎水肿。效果:疗效满意。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六 脊椎两侧(大杼至关元俞)膀胱经内侧循行线上。方法:用梅花针叩刺后走罐法。虚实论治,虚证按顺时针方向;实证按逆时针方向。先用梅花针叩刺3~5遍后,再在应拔部位和罐口涂以液状石蜡(或特制的药油、药酒)走罐。重证3遍,轻证2遍。每日1次,待诸证缓解后,改为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愈为止。主治:急、慢性肾炎。效果: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效果基本满意。若能配合内治,疗效更佳。
配穴方七 中脘、关元、神阙、足三里、膀胱俞。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实证配委中点刺放血或用刺络拔罐法,同时配用牵牛散外敷神阙和涌泉;虚证可用拔罐后加温灸或针刺后拔罐法。同时配用加味理中散外敷神阙和涌泉。均留罐20分钟。急性期每日1次,慢性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主治:肾炎。效果:屡用效佳。注意神阙穴只拔罐、敷药,不针刺。
配穴方八 天枢、气海、第11~12胸椎棘突间、第1~2腰椎棘突间、气海俞、腰阳关、十七椎、足三里(交替)、三阴交(交替)。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温水罐法、涂云香精罐法等。若属虚寒或寒实型者,宜选用艾炷灸罐法。均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施术1次。若为慢性者(无明显水肿症状),可每次选2~3个穴位,先施行挑罐法,然后在其余穴位上再施行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隔2~3日施行1次。主治: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及肾衰竭等。效果:临床证明,本法对上述各病证均具有辅助治疗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和恢复肾脏功能,促进病变好转。附记:引自《外治汇要》。若有发热者,加大椎、行刺罐法,呕吐者加中脘、行刺罐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