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是目前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它对心律失常和很多心脏疾病有确诊或协助诊断价值。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心肌梗死、心绞痛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通过心电图检查不仅可以确诊,而且还可以通过动态观察心电图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常规心电图常可显示心肌缺血性改变。心绞痛缓解后,心电图又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在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及时作常规心电图检查,并与缓解后的心电图相比较,对心绞痛的诊断更为明确。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常规心电图可出现特征性改变,并随着心肌梗死发生时间和病情的变化而出现相应改变。常规心电图检查除了能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明确心肌梗死的部位、范围外,在疾病过程中定期动态观察心电图还能对心肌梗死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有详细的了解。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需要多次检查心电图。临床上不能单以心电图的某些异常而作出某种心脏病的诊断,需要医师结合具体病情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静息时心电图ST段若出现水平型或倒置大于0.1毫伏,则表明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但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敏感性较低。表现在: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管腔狭窄到相当严重(约有2/3管腔狭窄)时,常规心电图才出现心肌缺血改变。②典型心绞痛患者,有50%以上的心电图却是“正常”的。部分病例在心绞痛发作时也无ST-T改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心电图有很大的价值。如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病理性Q波、ST-T演变过程的动态观察,可使80%左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获得确诊。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却只能对20%~50%病例作出诊断。
心电图不是冠心病早期诊断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对诊断心绞痛、心肌缺血敏感性也不强。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也不能排除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