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冠心病患者如何自我保健

冠心病患者如何自我保健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饮酒可促进肝合成胆固醇应加以控制。7.防止便秘 大便干结时用力排便,常常可致冠心病患者猝死。而且,目前认为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不仅可以防治便秘,还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而使血清胆固醇降低,有利于粪中胆盐、脂肪的排出,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对于已患冠心病的老年人来说,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锻炼。10.夜间自我保健 冠心病的老年人,一般夜间不宜独居一室,以防发生意外。

1.注意饮食 平时要注意合理营养,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少吃多餐,不宜过饱,不要吃太咸的食物。限制摄入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对虾、鱼子、奶油、巧克力、腊肠等,尽量食用植物油。饮酒可促进肝合成胆固醇应加以控制。总热量不宜太高,使体重减轻,可进食适当的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以瘦肉、鸡肉、鱼及豆类蛋白,如豆腐、豆制品以供应身体必需氨基酸。多进食含钾、磷和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和水果,这对防止冠心病是有益的。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应注意避免饱食,尤其是在运动和感受冷空气之后不宜吃得过饱;进食速度也不宜过快;进餐前应休息好,饭后应休息30~40分钟,最忌饭后立刻进行活动。限制食盐的摄入,每天以10克以下为宜。冠心病患者每晚不妨喝上3杯水,便能起到抑制血小板聚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速,溶解血栓等作用。临睡前半小时喝上第1杯凉开水,深夜醒来时喝第2杯水,第3杯水应在清晨醒来后喝。

2.保持情绪稳定 冠心病患者,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动,不要勉强自己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不能把一天的工作或活动,集中在1~2个小时做完,使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平日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善解人意,听人劝告,回避不愉快的人和事,尽可能从不高兴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3.戒烟 吸烟除了会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明显增加外,还可促使血栓形成,增加心肌氧耗量,诱发心绞痛发作,使心肌梗死发病率和冠心病猝死明显增加。

4.发作期患者要避免上楼和爬坡 上一层楼所消耗的能量比平静时消耗的能量大7倍,应当尽量避免。尤其在饭后,天气寒冷或情绪紧张的时候,更不宜这样做。如果必须上楼梯时,应该缓慢地上几个台阶后,休息一会儿再上。此外,走斜坡路,爬山需要能量都很大,也应尽量避免。

5.避免向远处伸手拿东西 冠心病患者应注意,把平日需要常用的物件,都放在顺手容易够得着的地方。做伸手挺腰拿东西的动作,特别是要费很大劲才够得着时,需要屏气,这样对心脏负担较大。要避免做两上肢高于心脏水平的劳动,如踮着脚尖去伸手拿东西。因为自高处取东西时,两上肢的血量回心,对心脏负担很大,不少患者在挂衣服或安装灯管后出现心绞痛或心律失常就是这个道理。

6.避免过冷过热 冷气是个特别重大的可以突然引起心绞痛的因素。冠心病患者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在寒冷的早晨开门去上班时,突然发生心绞痛。冠心病患者,洗澡宜用温水,避免用过热过冷的水,过热使心率加快,过冷使血压升高,对心脏均不利。还要避免吃过热过冷的食物。

7.防止便秘 大便干结时用力排便,常常可致冠心病患者猝死。便秘是极常见的一个病症,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就是食物中缺乏膳食纤维。而且,目前认为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不仅可以防治便秘,还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而使血清胆固醇降低,有利于粪中胆盐、脂肪的排出,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8.生活要有规律 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保证睡眠充足,不吸烟,节制饮酒。

9.坚持锻炼 可做轻微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散步等。运动可加强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活动,并可防止体重增加,促进心脏活动,有利于心脏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血液循环量加大,这样就可以充分保障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降低血脂的含量。在锻炼时应注意每次运动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对于已患冠心病的老年人来说,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锻炼。原则上应注意以不过分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为宜。应当避免较为激烈的运动。

10.夜间自我保健 冠心病的老年人,一般夜间不宜独居一室,以防发生意外。睡前不宜过多看书、读报和写作,更不宜看惊险或紧张的电视或电影。因为这些因素都会造成睡眠不佳或做噩梦,引起心肌电传导不稳定,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肌收缩不协调,甚至发生半夜猝死。

11.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经饮食疗法不能控制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物以使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在适宜水平。

12.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 如果发生持续疼痛或服药不能缓解时,应立即到附近的医院急诊。并发有高血压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较低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