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针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防止其病情恶化,发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等。二级预防工作的具体措施必须是在一级预防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即冠心病患者不管过去是否进行过一级预防,都必须终身采取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且应更加严格地控制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
二级预防最主要的措施是ABC方案(A代表阿司匹林,B代表β-受体阻断药,C代表降胆固醇药物),即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断药治疗。血清胆固醇升高者需要长期服用降胆固醇药物,使血清总胆固醇低于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6mmol/L,三酰甘油低于1.7mmol/L。
阿司匹林已成为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常规用药,一旦患者确诊为冠心病,应遵医嘱长期服用。每天口服50~150毫克。由于用药剂量较小,不良反应也很少。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促凝血物质,防止粥样斑块灶血栓形成与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减少心肌微循环中血小板聚集,因而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国外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结果表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降低51%,冠心病病死率也有所下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每天服用150~300毫克阿司匹林,可使病死率降低23%。
β-受体阻断药的应用能明显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从而明显降低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β-受体阻断药治疗劳力型心绞痛的有效率为80%~90%,能有效地防止其恶化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率下降约30%,总病死率下降约20%。
降胆固醇治疗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受到重视,对于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必须常规进行血脂检查,对于血脂升高者需要采用饮食疗法或药物疗法,使血清总胆固醇低于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6mmol/L,这一标准比一级预防的要求更加严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