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一般常规治疗无效,支气管极度痉挛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减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升高,氧分压下降。死亡率较高。
【诊断提示】
1.诊断要点
(1)病史:前驱症状可有鼻咽发痒、打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多发于春秋季节,有过敏史或精神紧张史。
(2)症状:突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大量黏稠痰,持续24h不能缓解,呼吸加快、大汗淋漓、发绀、有奇脉。
(3)体征:呼气延长,哮喘音明显,若听诊哮喘音减轻或消失,心率>120/min,说明病情严重。
(4)辅助检查
①动脉血气分析:出现低氧血症、高碳血症。
②肺功能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下降。
2.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有左心病变史,常并有心源性肺水肿,常在夜间睡眠中惊醒,发生呼吸困难,X线胸片及心电图符合左心病变,强心利尿药效果好。
(2)气胸:常因咳嗽和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剧烈的胸痛后呼吸困难,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X线胸片示有气胸征象。
(3)上呼吸道梗阻:因异物、肿瘤、炎症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可听到局限性哮鸣,但与哮喘时两肺广泛哮鸣不同,支气管扩张药无明显效果。喉部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提示】
1.吸氧 面罩吸氧比插管效果好,可减少支气管痉挛。
2.平喘药物的应用
(1)盐酸肾上腺素:紧急情况下0.3~0.5mg皮下注射,必要时20min后重复注射1次,肾上腺素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但可使血压增高、心跳加快,高血压病及心脏病患者禁用。
(2)激素治疗: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根据病情每2~4h1次,静脉注射;或琥珀氢化可的松50~100mg,静脉滴注。
(3)氨茶碱: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之后用氨茶碱0.25~0.5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
(4)硫酸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5mg+生理盐水50ml雾化吸入,或硫酸沙丁胺醇0.5mg皮下或肌内注射,必要时4h重复应用。
3.补充足够液体 纠正脱水,稀释痰液,易于引流。一般用葡萄糖液、生理盐水2000~4000ml/d,静脉滴注,前4h进入液体1000~2000ml,使每日尿量在1000ml以上。
4.纠正酸中毒 可用5%碳酸氢钠100~200ml静脉滴注,根据血气分析调整用药。
5.控制感染 可选用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等静脉滴注。
6.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指征:病情危重、呼吸道痰液阻塞引起窒息;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意识障碍应即行气管插管。
7.机械通气 PO2<5.3kPa,PaCO2>8.7kPa,伴意识障碍;呼吸道痰阻引起窒息。采用IPPB做机械通气,通气量8~10L/min,呼吸频率12~16/min,吸入氧浓度40%~50%,并根据血气分析调整。
【首诊处置医嘱】
(1)按重症监护常规护理(建立急救特别记录单)。
(2)一级护理。
(3)半流质饮食。
(4)半卧位。
(5)吸氧,1.5~2L/min。
(6)胸部摄片(床边)。
(7)抽血查电解质,血气分析,CO2结合力,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
(8)5%碳酸氢钠100~200ml,静脉滴注,立即(根据血气分析调整)。
(9)10%葡萄糖液500ml+氨茶碱0.5g,静脉滴注,1/d。
(10)10%葡萄糖液500ml+氢化可的松200mg,静脉滴注,1/d。
(11)生理盐水50ml+硫酸沙丁胺醇5mg+地塞米松5~10mg,雾化吸入,3/d。
(12)左旋沙丁胺醇喷雾剂,1~2喷/次,3~4/d。
(13)5%葡萄糖液500ml+氨苄西林3g,静脉滴注,2/d。
【用药注意】
(1)氨茶碱严禁与下列药物配伍静脉使用:葡萄糖酸钙、异戊巴比妥钠、维生素B6、氨苄西林、泛酸钙、盐酸氯酯醌、琥珀酸钠、氯霉素、庆大霉素、溴化钙、盐酸氯丙嗪、头孢噻吩、青霉素、苯巴比妥钠、毒毛花苷K、四环素及其盐酸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促皮质激素、去乙酰毛花苷、万古霉素、水解蛋白、盐酸羟嗪、维生素C、酒石酸吉他霉素、酚磺乙胺。
(2)氨茶碱静脉注射过快或茶碱血药浓度高于20μg/ml时,可出现毒性反应,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率加快、肌肉颤动或癫。静脉注射过快还可引起一过性低血压或周围循环衰竭。当茶碱浓度超过40μg/ml时,可出现发热、失水、惊厥等,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及心跳停止而致死。
(沈建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