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心房电活动极度紊乱而损及机械功能为特点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快速而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多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常是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相互转变时的短暂现象。
【诊断提示】
1.诊断要点
(1)病史:有心悸、心绞痛、头晕、气短、乏力等,多有器质性心血管病史。
(2)心电图特征:心电图上出现F波,可确定诊断。QRS波群为室上性或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3)房颤听诊体征:①心律绝对不规则;②心音强弱不一;③脉搏短绌。房扑若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则心律也不规则,若传导比例固定则心律规则。
(4)心电图检查:记录到房颤发作时的心电图是诊断房颤的标准。
①房颤:P波消失,出现房颤波(F波),频率350~600/min。
②房扑:按F波频率分Ⅰ型及Ⅱ型,Ⅰ型频率250~350/min,Ⅱ型350~450/min。
2.鉴别诊断 房颤应与心律不规则的心律失常相鉴别;房扑需与阵发性室速及窦性心动过速、房颤相鉴别。
(1)多发性早搏:心电图为匀齐的窦性心律及有时提早的异位心搏、继以较长间歇的“代偿期”。室性早搏的QRS波宽大畸形,房性早搏时,在提早QRS波前所见的“P”波,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
(2)文氏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上P-R间期逐渐延长至最后一次“P”波后无QRS波;P-R间期逐渐缩短至出现长间歇。
(3)阵发性室上速或心房扑动伴有房室比例不固定的房室传导阻滞:从心电图Ⅱ导联及V1导联可清楚显示P波或有明显锯齿状F波,而且心室率并非完全不规则,其中不少RR间距仍相等。
(4)混乱性心律:多为室颤前的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上单个或呈短阵发作的多源性频发早搏,形成QRS波形变化多端而完全不规则的心律。
【治疗提示】
1.房扑治疗 房速急性发作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出现心力衰竭可采取同步直流电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或应用药物控制心室率。导管消融是典型房扑的一线治疗。
2.药物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 药物复律主要用于新近发生,特别是48h以内的阵发性房颤,氟卡尼、普罗帕酮、索他洛尔作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的维持窦性心律的起始治疗药物;胺碘酮、普鲁卡因胺、多非利特作为阵发性房颤的二线治疗药物。
3.电复律 对于突发的房颤,持续时间长,心率快而症状明显者,应积极电复律。患者去除活动义齿,去枕平卧,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静脉应用短效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轻度麻醉状态。同时应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房颤首次复律能量至少200J;房颤直流电复律前可选用去乙酰毛花苷0.2mg加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可进一步提高房颤转复成功率。
4.房颤的抗栓治疗 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慢性房颤均需抗栓治疗(孤立性房颤或存在抗栓禁忌证者除外)。药物选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
5.病因治疗 治疗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
【首诊处置医嘱】
(1)按心脏病护理常规护理(建立特别护理记录单)。
(2)一级护理。
(3)低盐半流质饮食。
(4)病重通知。
(5)吸氧(必要时)。
(6)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三位片。
(7)普罗帕酮14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缓慢)。
(8)地高辛0.125~0.25mg,1/d。
(9)地西泮2.5mg,3/d。
【用药注意】
(1)普罗帕酮用药注意详见本章第七节。
(2)地高辛禁止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的患者。
(李秀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