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溶血危象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内因和外因作用下,红细胞过早过多地破坏,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迅速发生的溶血性贫血。
【诊断提示】
1.诊断要点
(1)溶血表现:首先发生严重腰背部疼痛和四肢酸痛,同时有寒战、高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继而出现少尿、无尿、血红蛋白尿、黄疸、低血压、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等。
(2)实验室检查
①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显著。外周血涂片镜检有破碎红细胞。
②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阴性,粪胆原增加。
③血浆结合蛋白显著减少或消失,网织红细胞显著增高,可见幼红细胞、幼粒细胞等。
2.鉴别诊断
(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进行性贫血,出血,但多无黄疸,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不伴肝脾大,非造血细胞增多。
(2)败血症:有原发或继发感染病灶;有阳性细菌或真菌培养结果;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见中性粒细胞内有中毒颗粒;无血红蛋白尿。
(3)黄疸型肝炎:本病除黄疸外,肝脾可肿大,多为低热,尿胆红素可阳性,无血红蛋白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同时升高,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网织红细胞多在正常范围内,很少超过5%。骨髓增生无旺盛改变,末梢血不伴有红细胞受损所致的形态改变。
(4)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本综合征主要是微血管疾病,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暴发性紫癜等,除溶血表现外,主要是微血管本身病变,其各有原发病特点,溶血只是其中表现之一。
【治疗提示】
1.紧急处置 合并休克、肾衰竭、DIC等并发症者收住ICU监护治疗。立即终止溶血进展,停用可疑药物如磺胺类、非那西丁、奎尼丁等,若误输异型血应立即停止输入,感染引起者选用有效抗生素。积极抗休克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500ml右旋糖酐40静脉滴注扩容,5%碳酸氢钠100ml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或间羟胺维持血压。输血或输浓缩红细胞,输血时应首先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防止因输血加重溶血。贫血症状显著时给予新鲜洗涤红细胞2U。血型不合造成的溶血反应,在利尿、保护肾功能与扩充血容量的同时,尽早换血治疗。
2.防治急性肾衰竭 输液、输血不宜过多、过快,保持出入液体平衡,若血压已上升,给呋塞米20~100mg静脉推注,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
3.防治DIC 出现DIC应及时给肝素钠治疗,0.5万~1.0万U,以适当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4.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的应用 自身免疫性溶血、药物性溶血、血型不合输血性溶血反应,用氢化可的松200~1000mg/d,或地塞米松10~30mg/d,静脉滴注,用3~7d。对疗效差者可加用免疫抑制药,如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等。
5.脾切除 溶血严重,内科治疗无效时,可切脾治疗,脾切除适应证:①应用大剂量激素未能控制的溶血。②有显著脾功能亢进。③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④应用激素治疗虽有疗效,但副作用太大者。
【首诊处置医嘱】
(1)按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2)一级护理。
(3)高蛋白饮食。
(4)卧床休息。
(5)抽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沉,肝、肾功能,血清胆红素,免疫球蛋白,血钾、钠、氯测定。
(6)尿、粪常规,尿三胆,尿隐血,粪胆原检查。
(7)腹部B超。
(8)血交叉配合试验。
(9)骨髓穿刺检查、骨髓铁染色。
(10)输新鲜同型血400ml,静脉滴注,立即。
(11)5%葡萄糖液500ml+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1/d。
(12)500ml右旋糖酐40,静脉滴注,1/d。
(13)血液科或外科会诊。
(李秀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