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系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细菌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前者称感染性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后者称毒素性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及肉毒杆菌等细菌毒素的食物所致。多发生于夏、秋季,常在集体膳食单位或熟食供应摊点呈集体发病或暴发。
【诊断提示】
1.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了解发病前1h至1周内食用的可疑食物,如冷冻食品、海产品、罐头食品等。同食者的发病情况等。
(2)病史:有进食不洁饮食史,询问发病缓急,体温,有无痉挛性腹痛,呕吐与腹泻出现的先后顺序,尿量,有无头痛、视物模糊、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
(3)症状与体征:潜伏期6~72h。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大便多为水样便,少数为黏液血便。严重可出现烦躁、抽搐、血压下降、缺氧等中毒性休克表现。肉毒杆菌中毒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有软弱无力、视物模糊、眼肌瘫痪、共济失调、吞咽困难等。可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
(4)实验室检查
①病原菌培养:将可疑污染食物、呕吐物和粪便做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②血清凝集试验:取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的血清与相应的细菌做凝集试验,如恢复期血清中抗体滴度较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则有诊断意义。
2.鉴别诊断
(1)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化学性食物中毒,如误食被砷、汞及有机磷农药等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生物性食物中毒,如误食毒蕈、毒鱼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有进食此类毒物史;除表现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尚有神经系统、肝、肾等脏器的中毒症状;行呕吐物及粪便培养,示无病原菌生长。
(2)霍乱:来自霍乱流行疫区,有霍乱患者接触史。以剧烈吐泻为特点,一般无腹痛,吐泻物呈米泔水样,常有明显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可有肌痉挛。大便培养有霍乱弧菌。
(3)急性细菌性痢疾:无明显进食污染食物和短时间内同食者集体发病史。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腹泻以脓血便或黏液便为主,常于大便后有明显的里急后重。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4)弯曲菌肠炎:无进食污染食物和短时间内集体发病史。有发热、腹痛及腹泻,大便为稀水便或脓血便,呕吐较少见。大便培养有空肠弯曲菌。
(5)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全身中毒症状重,可发生感染性休克。腹部有阵发性或持续性绞痛,并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状。大便可呈血水样便和特殊臭味,大便培养常无致病菌。
(6)病毒性胃肠炎:无明显进食污染食物史,亦无短时间内集体发病史。大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大便培养无病原菌。
【治疗提示】
1.解痉 腹痛、呕吐严重者可用阿托品0.5mg或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
2.抗菌药物治疗 根据病原菌选用抗菌药物。中毒症状及吐泻严重者,可先用葡萄糖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6万~24万U静脉滴注,口服黄连素、氟哌酸或复方新诺明。嗜盐菌或变形杆菌选用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若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因系肠毒素所致,可不用抗生素。
3.对症治疗 有酸中毒可适当补充碳酸氢钠,休克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必要时用多巴胺、间羟胺。中毒症状严重者给予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静脉用药。
4.肉毒杆菌中毒 立即用5%碳酸氢钠或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后用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尽早应用肉毒血清治疗,一次给予多价抗毒血清10万U,静脉注射,必要时6h后重复。同时应用青霉素治疗。
【首诊处置医嘱】
(1)按重症监护常规护理。
(2)一级护理。
(3)病重通知。
(4)剩余食物或呕吐物和粪便做细菌培养+药敏。
(5)血钾、钠、氯化物及CO2结合力测定,肝肾功能检查。
(6)粪隐血试验。
(7)心电图检查。
(8)吸氧。
(9)青霉素皮试。
(10)测血压、脉搏、呼吸,每1~2h1次。
(11)5%葡萄糖盐水500ml+庆大霉素16万~24万U+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立即。
(12)5%碳酸氢钠100ml,静脉滴注。
(13)氟哌酸0.3g,3/d。
(14)氨苄西林1.0g,肌内注射,每6h1次。
(15)10%葡萄糖液500ml+维生素C2.0g+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6100mg+ATP40mg+辅酶A100U,静脉滴注,1/d。
(林雪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