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细菌性角膜溃疡

细菌性角膜溃疡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的化脓性角膜溃疡。由于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部,上皮细胞层易受外因致损,导致细菌感染,引起角膜溃疡。该症起病急,发展快,常伴有前房积脓,又称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真菌性角膜溃疡:有植物性外伤史或配戴角膜接触镜,起病较慢,发展弛缓,病程较长,刺激症状相对较轻,分泌物呈黏液性,前房积脓较常见,脓多,色淡黄而黏稠,涂片及真菌培养可找到病原菌。

细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的化脓性角膜溃疡。由于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部,上皮细胞层易受外因致损,导致细菌感染,引起角膜溃疡。该症起病急,发展快,常伴有前房积脓,又称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

【诊断提示】

1.诊断要点

(1)病史:常有角膜上皮损伤史。

(2)症状与体征:起病急,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分泌物增多,视力下降,眼睑红肿,球结膜混合充血、水肿,角膜上可见灰黄色浸润灶,迅速扩大形成溃疡,溃疡区荧光素可染色。前房内可有积脓。取溃疡区坏死组织培养或涂片,可发现致病菌。严重者可演变为狄氏膜膨出、角膜穿孔、虹膜脱出、眼内膜炎等。

(3)辅助检查:角膜分泌物涂片或刮片检查病原体,培养+药敏。

2.鉴别诊断

(1)病毒性角膜溃疡:多有发热感冒史,起病缓,病程长,有复发倾向,以睫状充血为主,水样分泌物,极少有前房积液。

(2)真菌性角膜溃疡:有植物性外伤史或配戴角膜接触镜,起病较慢,发展弛缓,病程较长,刺激症状相对较轻,分泌物呈黏液性,前房积脓较常见,脓多,色淡黄而黏稠,涂片及真菌培养可找到病原菌。

【治疗提示】

1.治疗原则 结合临床表现与刮片检查的结果,及早采用相应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尽可能促使溃疡早日愈合,防止角膜遗留瘢痕或出现穿孔,减少对视力的影响。

2.常规治疗

(1)葡萄球菌:用头孢唑林或万古霉素、苯唑西林。

(2)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等:用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

(3)铜绿假单胞菌:用妥布霉素、替卜西林或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4)未获细菌培养前:用广谱抗菌药物眼药水频滴眼,如泰利必妥、妥布霉素等。球结膜下注射广谱抗菌药物,每天或隔天1次。阿托品散瞳。补充维生素等。

【首诊处置医嘱】

(1)按眼科隔离护理常规护理。

(2)二级护理。

(3)普食。

(4)角膜病灶涂片检查,立即。

(5)角膜刮取物细菌培养+药敏,立即。

(6)查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尿、粪常规。

(7)视力检查。

(8)裂隙灯检查。

(9)0.3%泰利必妥眼药水,滴患眼,每30min1次(交替)。

(10)0.3%妥布霉素眼药水,滴患眼,每30min1次(交替)。

(11)妥布霉素2万U,球结膜下注射,1/d。

(12)1%阿托品眼药水,滴患眼,3/d。

(13)环丙沙星100ml,静脉滴注,2/d。

(14)10%葡萄糖溶液500ml+维生素C2.0g+维生素B110mg+ATP40mg+辅酶A100U,静脉滴注,1/d。

(李学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