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麻醉对围术期液体治疗的影响

麻醉对围术期液体治疗的影响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本身不造成体液的丢失,但麻醉方法或麻醉药物所致的生理改变对血流动力学及液体平衡造成影响,通过抑制心肌、扩张血管等作用导致血压下降,需用液体治疗来减轻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的影响。必要时辅助应用血管收缩药纠正因实施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为维持麻醉手术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液体平衡,积极采用各种监测手段非常重要。

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本身不造成体液的丢失,但麻醉方法或麻醉药物所致的生理改变对血流动力学及液体平衡造成影响,通过抑制心肌、扩张血管等作用导致血压下降,需用液体治疗来减轻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的影响。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保证微循环和组织灌注,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一、麻醉前及麻醉即刻的液体治疗

考虑到麻醉因素的影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致使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或引起心肌抑制、心率减慢;从而导致血压降低、循环受到抑制。所以在椎管内阻滞或全身麻醉诱导前或即刻给予液体输注,以预防麻醉因素导致的血压下降。必要时辅助应用血管收缩药纠正因实施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

有研究显示蛛网膜下腔阻滞前输注林格液不能预防剖宫产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有作者比较了蛛网膜下腔阻滞前后输注乳酸林格液及6%贺斯溶液(中分子量低取代级羟乙基淀粉)的动力学差异。显示只有在阻滞即刻输注乳酸林格液方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但不管是阻滞前还是阻滞即刻输注6%贺斯溶液都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表明晶体液的扩容效率低,而胶体液的扩容作用明显。

有学者分析了全身麻醉诱导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输注林格液的容量动力学影响,显示麻醉前输注的液体迅速向血管外转移,其血容量扩充量小且维持时间短。而在麻醉后大容量快速输注其血容量扩充量大且维持时间长。

对于常规择期手术的患者由于生理损失量及额外丢失量多处于轻度脱水状态,麻醉前可给予8~10ml/kg的晶体液,以补充体液和功能性细胞外液的丢失,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二、麻醉维持期的液体治疗

麻醉实施后,由于持续的血管床的扩张,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仍需输注液体,补充循环血容量,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为维持麻醉手术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液体平衡,积极采用各种监测手段非常重要。依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和深度,判断其对循环状态的影响;参考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外周动脉波形分析、PiCCO等监测;以及出血量、血红蛋白、尿量等,调整输液的种类和速度。最终保证机体的循环正常、组织灌注良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