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免疫学机制

免疫学机制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和理论基础的条件限制,银屑病被认为是一种表皮性疾病。20世纪80年代之前,科学家通过生化通路、酶、介质等角度研究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现了一些生化物质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过去的20年中,科学家从免疫学角度出发,对银屑病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对部分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目前银屑病被认为是一种T细胞免疫介导的皮肤病。在T细胞介导银屑病发病过程中,T细胞的活化是一关键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和理论基础的条件限制,银屑病被认为是一种表皮性疾病。大量的鳞屑产生是最直观地观察到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之前,科学家通过生化通路、酶、介质等角度研究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现了一些生化物质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但到了80年代,随着环孢素等免疫抑制药治疗银屑病有效这一事实的发现,人们才认识到银屑病同免疫的深刻关系。

过去的20年中,科学家从免疫学角度出发,对银屑病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对部分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目前银屑病被认为是一种T细胞免疫介导的皮肤病。在T细胞介导银屑病发病过程中,T细胞的活化是一关键问题。T细胞促发了银屑病的细胞及分子生物的链式反应,银屑病皮损来源的活性淋巴因子对表皮增生有强烈的影响,并可刺激表皮释放细胞因子,反过来增加T细胞的活性状态。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形成了银屑病皮损。关于银屑病的免疫学机制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也是目前新药研发的靶点,如英利昔单克隆抗体、依法利株单抗、抗白介素单抗等许多细胞因子抗体类新药。

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有很多介质参与了这些过程,炎症介质的作用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不同介质系统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补体,激肽及白细胞介质关系密切,这些介质的作用也是交织在一起的;第二,几乎所有介质均处于相互作用与影响。一方面,在细胞内处于严密隔离状态的介质,或在血浆和组织内处于前体状态的介质,都必须经过许多步骤才能被激活,限制机制控制着产生介质的生化反应速度。另一方面,介质一旦被激活和被释放,将迅速被灭活或破坏。机体就是使体内介质处于动态平衡。皮肤病中的主要炎症介质有5-羟色胺(5HT)。人类皮肤中不含5HT,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能促使其释放。可导致皮肤血管扩张、收缩和对神经的直接致痛痒作用。人类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血小板激活因子,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并能使血小板聚集和脱颗粒。它对中性白细胞有趋化作用。花生四烯酸及氧化产物花生四烯酸是20碳脂肪酸,有4个双键,存在于细胞膜磷脂中,经脂酶A2直接作用而释放,释放出的花生四烯酸又经环氧化酶和脂氧酶作用而生成不同产物。花生四烯酸氧化经过不同途径参与了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如以往所说的慢反应物质的本质就是白三烯C,D,B,可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白三烯B尚有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随着神经免疫学的研究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肽参与了银屑病的病理过程。神经肽是一种具有神经递质、神经调节及神经激素作用的蛋白质或多肽,至今已达数10种,其中包括β-内啡肽(βEP)。βEP是最重要的精神调节因子之一,β-EP主要存在于下丘脑、垂体,在应激时释放入血。因而认为β-EP在外界环境改变时,启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而发挥生物效应。同时,βEP作为激素或神经介质参与机体系统功能的调节,并与神经疾病与应激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与银屑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银屑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之一,它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T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疾病。

综上所述,从炎症介质中的研究中,我们已窥探到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周密的网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了解一定会更加清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