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聚羧酸锌水门汀是含氧化锌的粉剂(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铝等)和聚丙烯酸、衣康酸和酒石酸溶液调和后发生硬化的具有化学键合作用的水门汀。粉液调和后,碱性的氧化锌和酸性的聚丙烯酸发生中和作用,锌离子和羟基键合而发生硬化。未反应的羟基离子键和牙质中的钙络合而产生粘接力。聚羧酸锌水门汀的粘接以机械固位力为主,同时具有化学粘接力。由于和钙发生络合,和钙化程度高的牙釉质的粘接强度(3~10MPa)要高于和牙本质的粘接强度(2~6MPa)。因为粘接力的获得依靠足够多的未反应羟基集团浸润被粘接体表面,所以粉液调和后要赶在还有未反应羟基离子键时和牙面接触,调和后要迅速使用。由于聚羧酸锌水门汀与牙体组织的粘接有赖于Ca2+离子的存在,因此用CaCl2处理被粘接牙体组织表面后,其粘接强度提高。
2. 聚羧酸锌水门汀与各种牙科铸造合金如不锈钢、钴-铬合金等以及银汞合金、正畸托槽都有良好的粘接性。当铸造合金表面通过喷砂或酸蚀形成适当的粗糙度时,粘接效果较好,如果表面被污染时,会影响粘接效果。其机械嵌合力与粘接力所占固位力比例分别是20.1%和79.9%。
3.聚羧酸锌水门汀硬化开始后黏稠度迅速上升,容易造成冠粘接后抬高。硬化后呈现白色不透明状,美观性差,不适宜用在美容性修复体的粘接上。可溶于水,如冠边缘间隙较大,则容易发生沿修复体边缘的继发龋。
4.聚羧酸锌水门汀的机械强度不高,比磷酸锌水门汀高40%。提高调和时的粉液比或在粉剂中加入氧化铝或氟化物可以提高压缩强度。在唾液中,聚羧酸锌水门汀还能释放F-离子,有防龋的作用。其在唾液中的溶解率约为1.4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0.6%,比磷酸锌水门汀低。当含有氟化物时,其溶解度有所增加。水门汀固化时发生收缩,收缩率比磷酸锌水门汀大,1d后的湿样本收缩1%,14d后干样本收缩6%。
5.聚羧酸锌水门汀在刚调和时酸性比磷酸锌水门汀稍大,但因聚丙烯酸中-COOH基团的离解常数较小,仅发生弱解离(weakly dissociated),且因为该分子链较长,移动性较差,不易渗透入牙本质小管,因此对牙龈及牙髓的刺激很轻,多用于活髓牙的冠粘接。但不能促进继发性牙本质的生成。聚羧酸锌水门汀对暴露的牙髓有刺激性,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因此不能用于直接盖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