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性修复的过程:首先由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的坏死或其他异物,并填补组织缺损,然后肉芽组织逐渐转化为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
1.肉芽组织 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组成。
(1)肉眼观察: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因形似肉芽而得名。
(2)镜下观察:毛细血管向创面垂直生长,在接近表面处相互吻合,弯曲成弓状(袢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体积较大,呈椭圆向腔内突出,数量亦较多;在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新生成纤维细胞,早期的成纤维细胞未产生胶原蛋白和基质,细胞间疏松,有明显水肿;炎细胞常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肉芽组织初期无神经纤维,故无痛觉,修复后期神经纤维逐渐长入(图3-5)。
图3-5 肉芽组织
(3)作用: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肉芽组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①抗感染保护创面。在创口有感染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能吞噬细菌及组织碎片,并被细胞内水解酶消化分解,通过毛细血管吸收,以消除感染、清除异物、保护创面洁净。②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使断裂组织结合起来。③机化血栓、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及异物。
(4)结局:肉芽组织一般在组织损伤后2~3d开始形成,1~2周后逐渐成熟。表现为间质水分被吸收而减少;炎性细胞逐渐减少以至完全消失;多数毛细血管管腔闭塞、消失,少部分按功能需要存留的毛细血管则改建成小动脉或小静脉;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胶原纤维并最终变为纤维细胞。至此,肉芽组织分化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将逐渐转化为老化阶段的瘢痕组织。
2.瘢痕组织 即纤维化的肉芽组织。
(1)肉眼观察:呈收缩状,色灰白,质坚韧、缺乏弹性。
(2)镜下观察:胶原纤维增多变粗,且常发生玻璃样变,大量胶原纤维束与表面平行或交错分布。成纤维细胞和血管稀少。
(3)作用与结局:瘢痕组织对机体既有有利一面,又有不利一面。瘢痕组织可长期填补和连接缺损,使断裂的组织结合更加牢固,使器官保持其坚固性;有时发生瘢痕收缩或瘢痕粘连,引起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障碍。如发生于消化道、泌尿道等有腔器官可引起管腔狭窄;在关节附近,可引起关节活动受限。有时瘢痕过度增生,形成大而不规则的隆起硬块,可突起于皮肤表面,称瘢痕疙瘩,常见于创伤或反复受异物等刺激的伤口,机制不明,一般认为与体质有关。
重点提示
不健康肉芽组织的特点:颜色苍白、水肿状,松弛无弹性,表面颗粒不均,色暗有脓苔,可使伤口愈合延迟,需及时清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