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就是疏通阳气,通畅气血,以温通阳气达到祛除阴寒、血瘀、痰浊等病邪而活血通脉的方法,扶阳通脉心法是以通脉活血为核心的。
一些慢性心脑病症(证)患者,或年高肾阳亏虚,或久病元阳日损,多呈现生命动能衰退,即心脾肾之阳虚的征象,阳气虚衰则阴阳气化失职,气机升降失常,脏腑功能失衡,经脉气血不通,致使阴寒凝结,瘀痰壅塞而生重危疑难之病症(证)。因而,辨治心脑病证,应首重阳气,以温扶阳气而促通脉活血。
扶阳通脉心法的中心思想就是重阳,立法处方谨守病机,时刻把握阳气之动态变化过程,以扶阳(温阳、振阳、通阳、回阳)为主导,元阳旺盛,则可激活阴阳气化,复常气机畅达,促进气血运行,从而促进机体真气血脉通达和畅,生命功能振奋,脏腑功能协调,整体生命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由此,则机体足以消尽阴气(邪),使气机之升降出入复常,即可达“阴平阳秘”“正气存内”,阴阳平衡,脏腑和谐,不易受邪发病的目的,特别是可使心脑脉络通达和畅,心脑得养,这是整体安和的基础。
对于通阳的问题,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的最早也最活,《金匮要略》中有一句名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就是“通”的最重要涵义。
为什么要通阳呢,这肯定有阳气不通的病机,阳气是机体的动力,有温煦、推动、防御、气化的功能。阳气呈弥散的状态在机体内流动,无处不到。哪里阳气不到,哪里就会有病变,气可阻痹,阳也能阻痹,气阻可以导致阳阻,阳阻即为阳气不通,可导致阳气不通者,必是阴类病邪,如痰饮瘀血水湿等,这些病邪可遏制阳气的通畅流动敷布状态,也就是阳阻可以导致阳遏,这也就是临床心脑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
阳遏与阳虚皆属于阴寒之证,阳遏与阳虚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互为因果,阳虚者阴寒较甚,易生痰饮和瘀血等病邪,而这些病邪又是导致阳遏的病理因素;阳遏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胸痹迁延不愈,久病又可伤阳耗气。如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的范畴,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变,本虚多为阳气亏虚,而标实则是痰浊瘀血痹阻胸阳,即又有阳遏。
通阳主药为桂枝、薤白、细辛等,而说到通阳,不能不提附子。
附子是一味通阳的良药,其通行十二经,无处不到,能强力温通逐瘀,祛除痰湿水饮。《神农本草经》谓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其“辛温……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实际上就是通阳,其气味俱厚,走而不守,以其雄壮之质,温热之性,助火之原,“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清·陈念祖《本草经读》),其温通力大效彰,能上助心阳通脉,中温脾阳健运,下补肾阳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阳,最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使神机上行而不下殒,环行而不外脱”(张隐菴《本草崇原》),正如“虞抟曰: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风寒;引温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本草正》),从这些论述中皆可看到附子温通阳气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