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通脉心法有三个基本证候:浊血郁脉证、瘀凝脉络证、瘀痰壅痹证,其共同的病机特点为心、脾、肾之阳气这个动力和能量的不足、弱化、低减和衰微,从而造成脉络涩滞、绌急挛缩(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微血管损伤,血管痉挛或闭塞),血气失畅、瘀滞(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微血流缓慢与瘀凝),脏腑组织器官血流供求失衡(心脑等器官组织缺血缺氧,功能障碍)。这三证是渐进的、动态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一)浊血郁脉证
血郁,指人体阳气虚弱,动能不足,血液运行迟缓或迟滞,不能畅行,是血瘀的过渡阶段。
浊血郁脉证,病机关键在于阳气虚弱,动能不足,既有血浊(高血脂、高血黏),又有脉拙急(血管痉挛)。
由于饮食失节[过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和(或)酗酒],劳逸失宜(缺乏运动或过度疲劳),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压力或紧张,心理失衡,情绪应激),积损正衰(体质素虚或久病失养),及高龄等因素,以致阳气虚、郁而血行迟滞,陈者当去而不能去,脂膏浊稠积淀于脉管之壁;新者当生而不能生,血液浓黏滞缓于脉络之中,由此,脏腑组织器官不得血气之畅荣(新陈代谢失常,组织缺血缺氧)而变生诸多证候。其机制多为各种原因导致阳气日渐匮乏,由实渐虚,阳气虚弱则血液浊稠不畅,形成了血行郁滞的病理阶段。此阶段可使心脑等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失衡及弱化,从而引起心脑不适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心脑病证在病变的起始过程中,阳气虚弱往往始于不知不觉之中,肾阳不足,脾阳亏损,心气亏虚而行血之力渐弱,脉络涩滞不畅,当症状明显时则以出现浊血郁滞脉络阶段的症状为多见。
从现代医学上讲,浊血郁脉实质上就是由于上述致病因素所致之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主要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血管反复地收缩和扩张,血管内皮细胞变形,黏附因子暴露,血小板活化,白细胞激活,红细胞聚集。血小板活化后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被激活后在毛细血管内聚集,红细胞凝聚后变形能力和通透性下降,再加之血脂较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血流缓慢和(或)淤滞,导致心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功能障碍。
血液黏度的增高与降低,直接关系着人体组织器官的代谢及功能状态。浊血郁脉时,提示血液黏度逐渐增高,导致“血液高黏滞综合征”,此综合征是多种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中间过程,或者“桥梁”,而且往往出现“单线行桥”现象,即一旦出现某种程度的血液高黏滞综合征,则通过正反馈方式而扩大,使缺血缺氧日益加重,从而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程变化和进展。
(二)瘀凝脉络证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曰:“瘀,淀滓浊泥也”“瘀,积血也”。此说明“瘀”即血液似浊泥瘀塞凝积的状态。
浊血郁脉日久,病变反复发作进展,血流长期处于缓慢迟滞的状态,身体阳气日渐亏损,动能弱化,推动无力,因而血流渐缓,以致转成瘀积,此阶段反映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积聚状态。脉络狭窄或闭阻,气虚气滞,血行瘀凝,脏腑失养,功能减退,此时的心脑等组织器官已从功能障碍渐至器质性损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晚期病变阶段,多见心脑失养的明显病理改变。
当处于这一病理阶段时,可出现两种基本病变。
一是心脾肾阳虚,气机不畅,血瘀久延,凝聚成块,形成血栓,心脑脉络因而痹阻,产生诸种变证,如心悸、胸闷、胸痛,或失语、偏瘫等。
二是阳虚血瘀生风。阳气亏虚,血行不畅,脑脉瘀阻,血瘀日久,一则木郁生风,因气血畅行也要靠木气的疏泄作用,“人身处处有疏泄作用,处处有木气”,而“木气主动,动而不通则成风”(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风动挟瘀冲逆无制;二则瘀久而化火生风,亢盛的气火互助,加剧升逆之势,在某种因素影响或情绪应激状态下,可出风火相扇,血随气逆,冲逆无制。二者皆可使气血逆乱,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发生血冲脑络而外溢之象,或气血严重失衡,忽升忽降(血压不稳状态),加重了原有之血行不畅而瘀阻脑络心脉,发生心脑失养之重症。
瘀凝脉络,既包含血脉的病损,又包含经络的损伤,经络有血液循环与神经体液调节双重功能。从现代医学上来理解,瘀凝脉络阶段相当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复合斑块期和完全阻塞期。
复合斑块期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很快,可破坏管壁形成血栓,或斑块破裂,进而部分或全部阻塞血管。
完全阻塞期是狭窄的动脉内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时,可使管腔完全阻塞,发生心脑血管严重事件。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起始于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糖代谢异常等均为其触发因素,内皮功能异常在动脉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微血管内皮损伤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血流速度降低、血栓、出血、血流停滞等一系列复杂连续的过程。动脉粥样硬化还是脑出血的病理基础。长期高血压可促使脑内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形成粟粒状微动脉瘤,在血压波动不稳和骤然升高时易破裂出血。
瘀凝脉络,其脉络即现代医学从大血管依次分出的中小血管,主要是指小血管和微血管。如心之脉络指冠状动脉分支的小动脉、微动脉和微循环;脑之脉络指从颈内动脉、椎动脉分支而分布于脑部的各级血管,包括微血管和微循环。脉络瘀凝即血管壁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动脉硬化狭窄,微血管瘀滞而产生的一系列血流不畅和瘀阻的病理变化。
(三)瘀痰壅痹证
瘀痰壅痹乃慢性心脑病日久,心脾肾阳气俱衰,动能低减或衰微,血瘀痰积、瘀血痰浊交互为患,壅痹经脉络道,导致气机痹阻,血行滞涩而变生诸症。是浊血郁脉病变的延伸,瘀凝脉络病变的进展状态,也是心脑病症(证)的严重危急阶段。
瘀凝脉络日久,阳气虚衰,动能低减或衰微,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障碍,可致痰浊内生,正如清代唐宗海在《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所云:“瘀血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痰是心脑病证的重要病邪之一,常言道,怪病多痰,久病多痰。
痰有多种生成途径。素体阳虚,或年高久病,或劳欲过度,脾肾阳气不足,水液失于气化转输,停聚为饮,变生痰浊。气虚血行不畅,津液代谢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气机阻滞,湿浊内停而生痰。血瘀日久化火,煎熬津液而成痰。脏腑功能失常而生痰。如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或忧思劳倦伤脾,以致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湿浊内停,积聚成痰;或肺气不足,宣降失司,水津不得通调输布,津液留聚而生痰;或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泛而为痰;或肝气郁结,气郁湿阻而生痰。
浊脂化痰。浊脂即是异常的脂膏,是正常的脂膏不为人体所利用而蓄积的病邪。
中医学认为,脂膏来源于饮食水谷,并随津液的流行而敷布,有注骨空、补脑髓、化气供热量,以及化生血液等功能。古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
《灵枢·五隆津液别》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灵枢·卫气失常》说:“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唐代王焘《外台秘要》谓:“人食之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腰肾气盛,则上蒸精气,气则下入骨髓,其次以为脂膏,其次为血肉也。”明代张介宾《类经》指出:“精液和合为膏,以填补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
正常的脂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其代谢及生理功能的发挥与脾的运化、肺的敷布、肝的疏泄、肾的蒸腾气化密切相关。异常的脂膏,即脾肾功能失常,过食肥甘厚味和肥胖等,脂膏不能为人体所利用,蓄积过多则为痰浊之邪。
痰脂浊邪与瘀血往往互生为患,若血运不畅,瘀血凝滞,则影响津液的正常代谢而化生痰浊(脂膏过多);血中痰浊(脂膏过多)积蓄增多,不仅浸淫损伤脉道,而且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血行瘀阻更甚。瘀血痰浊壅痹脉络,加之形体肥胖超重,极易发生胸痹心痛和中风等病证。
痰浊与瘀血互结导致心脑病证,古医家也多有论述。
对于胸痹心痛,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胸痛论》中说:“内伤胸痛之因,七情六欲,动其心火,刑及肺金;或怫郁气逆,伤其肺道,则痰凝气结;或过食辛热,伤其上焦,则血积于内,而闷闷胸痛矣。”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附遗·方论》指出真心痛也可由“气血痰水所犯”而起。
至于中风,《素问·通评虚实论》谓:“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漠》也谓:“卒倒而不醒者,人必谓之中风中痰。”而对于肥胖(肥人多痰)体质与中风的关系,古医家也有阐发,如清代沈金螯在《杂病源流犀烛· 中风源流》中说:“肥人多中风”,金代刘完素《河间六书》中说:“人肥则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故多卒中也。”
瘀痰壅痹是现代医学所指的脂质代谢紊乱的病理变化。脂质代谢紊乱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饮食不当,运动不足,精神因素,肥胖超重,环境污染以及慢性病日久等诱因,使血浆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对动脉硬化形成尤为重要。低密度脂蛋白是胆固醇的主要载体,当血浆LDL升高时,可向血管内皮下迁移,在局部活性氧的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合成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损伤内皮细胞,使其对脂蛋白和其他血浆成分的通透性增加,同时暴露了内皮下胶原组织,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黏附聚集;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向内皮下迁移;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上述变化,可促使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增高,微循环障碍。
从中、西医理论两种认识上可以将浊血郁脉、瘀凝脉络、瘀痰壅痹三大证候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的区别与联系,作一个简要的归纳。
心脑血管疾病由多种危险因素所导致:传统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肥胖和运动减少。新的危险因素,如脂蛋白a[LP(a)]、凝血标志物,即纤维蛋白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1[PAT-1]等,感染和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和遗传标记物以及社会心理-经济因素、不良饮食和睡眠习惯等。
上述诸因素从中医视角上看,主要原因就是损伤了机体的以心脾肾阳气为根本的动能,由此而促进了心脑血管及微循环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并伴以心脑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心脑的功能性改变和器质性损伤。其病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期。
早期即浊血郁脉证状态,从现代医学分析,即是轻度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并伴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心脑血管功能障碍和轻度组织损伤。
中期即瘀凝脉络证状态,从现代医学分析,已发展至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和微循环障碍,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痉挛而引起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系列症状。
晚期即瘀痰壅痹证状态,从现代医学分析,到此阶段,粥样硬化斑块因多种因素如物理、化学、炎性损伤等,导致破裂、出血,血管闭塞或出血而引起心脑组织严重损伤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病变。
综上所述,不论从中医认识视角还是从现代医学认识,我们都可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心、脾、肾之阳气(血流动力学的动力本源)及血(血液流变学的物质基础)、脉(调节输送血液及物质交换的通道)五位一体,相互平衡协调,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这可以称之为动能平衡,动能平衡协调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也是正常人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