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炮附子,用量根据病(证)情酌定(先煎),干姜30~60g,炙甘草15~45g,黄芪30~90g,当归12~18g,赤芍12~15g,川芎12~30g,桃仁12~15g,红花12~15g,地龙12~15g。
【煎服方法】水煎服。1日1剂,水煎分2~3次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同前。
【功能】振阳益气,化瘀通络。
【主治】瘀凝脉络证。浊血郁脉,病久心肾阳气虚损愈甚,动能弱化,气滞不畅,血行瘀凝,脉络涩滞,拘急挛缩或痹阻所致之胸痹心痛、心悸、胸闷气短,或头痛,眩晕,手足麻木,或突然口眼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脉沉涩、细涩或结、代。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脑血管疾病性眩晕等见上述证候者。
【方义】瘀凝脉络是反映阳气虚损,动能弱化,推动无力,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积聚状态。脉络狭窄或闭阻,气虚气滞,血行瘀凝,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晚期病变阶段,多见心脑失养的明显病理改变。治之应以振阳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法。
方中主以“四逆汤”温振阳气,益火消阴,化瘀通脉。四逆汤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组成,重要功效为回阳救逆,用于阳虚阴寒内盛证,即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为脉微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四肢厥逆,面色苍白,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小便色白,欲吐不吐。该方主治证涉及人体的根本之阳——肾阳以及心脾之阳,所以主治范围相当广泛:
少阴证,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弱等证。
误汗或大汗所致的亡阳证。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四逆汤”中以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回阳,振奋阳气,峻逐寒凝,通行十二经脉为主药;辅以干姜温中焦之阳而除里寒,增强附子振奋阳气、通达阳气、回阳救逆之力;佐以甘草温补调中,伏火养阳,并能缓和姜、附之过于燥烈之性,三药相须为用,共成回阳救逆,益火消阴,化瘀通脉之剂。
方中合以“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补阳还五汤”见于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七味药组成。主治正气亏虚,脉络瘀阻证。辨证要点为半身不遂、气虚血瘀,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主治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或偏瘫、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等证候。
“补阳还五汤”中以重用生黄芪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为君药。配以当归尾活血,有祛瘀而不伤好血之妙,为臣药。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利痹,均为佐使药。
“四逆汤”与“补阳还五汤”二方相合,可相互加强温肾回阳,振奋阳气,化瘀通脉之功。
【按语】本方为瘀凝脉络的基本方,临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急慢性阶段,可根据病情变化而随证加减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四逆汤”具有显著的强心、增加冠脉流量、改善缺氧的异常心电图、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以及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常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低血压、心脑血管危急重、休克、毒血症、梅尼埃综合征、急性胃肠炎等,属阳虚阴寒内盛者。
“补阳还五汤”具有扩张心脑和肢体血管,抗凝血,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强心,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可用于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脑动脉硬化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病,头痛、眩晕、失眠等病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