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随时调整药物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随时调整药物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24小时内血压变化更加明显,血压在清晨急速升高甚至可达50毫米汞柱,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血压晨峰引起心血管系统压力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如上所述,血压有季节波动性,患者如果不注意调整药物剂量,血压过高会诱发脑出血,而血压过低又会引起心绞痛和脑血栓等。很多患者在这个季节需要适当增加药物剂量,使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避免因为血压波动过大导致心肌梗死、脑出血和脑梗等疾病的发生。

我们的血压会受到诸如饮食起居、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忙碌、情绪激动、气温降低,甚至有时候食用较多的动物脂肪也会加促使血压升高。既然血压变化,药物自然要调整,但这并不是说要随时随意调整,一般的“老患者”都在长期的用药过程中,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调整的策略,但对于“新患者”或者出现病情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还是要及时就医,请医生重新制定方案。但切记不可随意停药,尤其是有些患者在取得较好的降压疗效后,就开始麻痹大意,既不经常监测血压,也常常漏服降压药;更有甚者在规律用药后停药数天发现血压依旧正常,就主观的认为自己“痊愈”了,实际上这只是降压药在体内尚未代谢完而产生的“后续效应”而已,一旦降压作用消失,血压则又会飙升,故千万不可随意停药。

(1)清晨服药避免“血压晨峰”:临床实践证实,每个人的血压都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包括血压正常的人、高血压和低血压患者。血压的波动变化一方面受人体内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血压水平在一天中的变化很大。人类和大多数生物的生命现象一样,在一日内有周期性变化的特性。例如激素的分泌,一般是早晨处于抑制状态,从中午开始逐渐增加,午后达高峰。人的血压也是一样,无论是正常血压还是高血压,昼夜24小时内血压也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血压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期,即上午6~10时和下午4~8时,夜间睡眠中血压最低,这种差值可达40毫米汞柱,起床走动后血压进一步升高。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24小时内血压变化更加明显,血压在清晨急速升高甚至可达50毫米汞柱,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血压晨峰引起心血管系统压力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早晨刚刚醒来后的几小时也是高血压患者一天中最危险的时段。

根据血压的波动特点,在未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前,患者可以选择在早晨起床后立即服用第1次降压药,如果需要服用第2次药则应在下午5时之前。临床目前特别强调要控制“清晨血压”,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卒中)、脑卒中、心绞痛、猝死和心肌梗死在清晨发生率最高。

(2)降压用药需“量体裁衣”:由于遗传因素和外在因素(年龄、体重、生活方式、合并症等)的影响,同一种降压药物在不同患者中的降压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目前国际上主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由心血管医生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量体裁衣式的用药指导,并开具个体化治疗处方。

所以,高血压患者用药应注意避免盲从,因为适合别人的药物不一定对自己有效。患者应先到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量身订制高血压治疗方案,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门诊看过一次后,一直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并保持同一剂量不变,不再到门诊复诊,同时也不注意监测血压。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也是很危险的。如上所述,血压有季节波动性,患者如果不注意调整药物剂量,血压过高会诱发脑出血,而血压过低又会引起心绞痛和脑血栓等。此外,某些药物长期服用后还可能会引起血钾、血糖等指标的变化,因此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到门诊复查,随时调整用药和剂量。

(3)换季要调整用药:血压状况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在同一人群中有季节和地域差别,一般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冬季高于夏季。这是因为气温降低后,人体耗氧量会增加,为了维持体温,心率会改变,心脏收缩功能增强,并通过刺激人体内血管收缩,来增加血管阻力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到了夏季,随着气温升高,人体血管扩张,血压相应降低。

高血压患者在季节变换、居住地改变时,要特别注意监测自身血压的变化,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应对所用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作适当调整。一般来说,冬季是血压比较难控制的季节,也是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较多的季节。很多患者在这个季节需要适当增加药物剂量,使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避免因为血压波动过大导致心肌梗死、脑出血和脑梗等疾病的发生。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患者的外周小血管扩张,大部分患者的血压会有所降低,但有些患者由于睡眠不好,心情烦躁或其他原因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应注重监测血压变化,调整降压药物剂量,避免血压过低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特别要减少利尿降压药及含有利尿降压药成分的一些复合剂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