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降压可预防心力衰竭

积极降压可预防心力衰竭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高血压本身也可加重血管硬化、狭窄,加上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更可加重冠状动脉狭窄,使心肌缺血缺氧更为明显,导致早期发生左心室肥厚、舒张性心力衰竭,进而心脏扩大,出现收缩性心力衰竭,这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积极治疗高血压,对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适当的舒张压决定有效的心肌供血,如果血压过低,特别是舒张压过低,就会影响心肌血液灌注,导致心肌缺血。

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到主动脉并分布到全身脏器,需要克服遇到的血管阻力(即血压)。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收缩时把血液泵到主动脉,要比血压正常者受到的阻力大,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因此,在长期高血压的情况下,左心室心肌就会逐渐肥大。日积月累,肥大的心肌不仅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且可引起心肌纤维化,使得左心室壁僵硬度增加,严重影响左心室的舒张功能。

与此同时,高血压本身也可加重血管硬化、狭窄,加上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更可加重冠状动脉狭窄,使心肌缺血缺氧更为明显,导致早期发生左心室肥厚、舒张性心力衰竭,进而心脏扩大,出现收缩性心力衰竭,这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有人提出,高血压(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的升高)是心力衰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积极治疗高血压,对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由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关键。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损害心脏的主要早期表现。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利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治。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优选既能控制血压,又能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包括利尿降压药、普利类药和受体阻滞药,而应避免使用具有心脏抑制作用的大多数地平类药。

血压降到多少才能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应更为严格,应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高血压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或左心室射血分数异常但无心力衰竭症状的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应降得更低些,以减轻心脏收缩所受到的阻力负荷,但收缩压不应低于115~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应低于70~75毫米汞柱。适当的舒张压决定有效的心肌供血,如果血压过低,特别是舒张压过低,就会影响心肌血液灌注,导致心肌缺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