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诊断的目的
1.发现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确定社区需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即优先干预项目。
2.判断造成社区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社会各种可用以解决卫生问题的资源。
3.提供制订社区卫生计划所需的资料。
总之,社区诊断的目的是发现社区的卫生问题及其原因,辨明社区的需要,并了解社区资源及解决卫生问题的能力,从而提供符合社区需求的卫生服务计划。
(二)社区诊断的意义和原则
1.社区诊断的意义 研究社区卫生状况是为了做出社区诊断,开出社区处方,更有效地实行社区预防和社区治疗,以提高社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寻找社区病因时既要注意生物学病因,也要注意心理和社会学病因,方能选择适宜的社区卫生保健措施,提出恰当的防治对策。社区诊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社会部门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防治和自我保健。
(3)有利于评价卫生工作的成效,寻找今后工作重点。
(4)有助于将有限的卫生资源用于解决主要的社区卫生问题,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益。
(5)有助于树立大卫生观的理念,推进医学模式的转变。
2.社区诊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社区诊断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公共卫生项目,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各级政府要将社区诊断纳入公共卫生计划,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同时政府主导原则还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2)科学完整原则:社区诊断的内容、方法、程序和标准要坚持科学、规范的原则,以求取得全面、完整的资料和客观、可靠的结果。
(3)适宜可行原则:社区诊断要结合社区实际,注重诊断程序与方法的可行性、适宜性和实用性,使资料易于取得、统计分析方法简易,同时应强调成本效益。
(4)求实特异原则:社区诊断应实事求是,反映本社区真实情况,应具有针对性、特异性,能显示本社区的特点。
(5)周期渐进原则:社区诊断是对本社区某一时段的调查研究,其结论有明显的时效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居民的需求等都在发生变化,不同时期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亦随之改变。因此,社区诊断是一项循序渐进、周而复始的基础工作,要有持续性和周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