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疗法概述
作业疗法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因躯体、精神疾病或发育障碍造成的暂时或永久性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改善与提高自理、工作及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家庭与社会。有效的作业治疗需要患者主动的参与选择性活动,在患者进行选择性活动的过程中,达到身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康复。选择性活动不仅包括那些可以达到治疗目标的活动,而且包括那些对患者适应环境和适应工作有帮助的活动。作业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生存质量,训练患者成为生活中的主动角色,积极地进行必需的生活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成为他人的负担。作业治疗的基本成分是“教”与“学”,“教”是治疗师的任务,为患者的学习提供环境,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学习的内容,并给予细致、有步骤、有计划的指导;“学”是源于患者自身内部的过程,通过学习,患者改变以往看问题的眼光和对事物的领悟,把新的理念和知识变为习惯。作业疗法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通过运用有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应用辅助技术或改造环境来实现这一目标。
英文“occupation”,直译为“职业”,但在作业疗法中,它不是简单指1个工种,而是指占据1个人的时间并且对其生活赋予意义的所有活动,在作业疗法专业中将这些活动统称为作业活动。因此,作业活动既是作业疗法的治疗手段,又是作业疗法康复的目标。
从作业疗法的工作范围中不难看出作业治疗师治疗的人群非常广泛。从发育障碍的婴幼儿到患病的老人,从身体残疾人到精神病患者;适应证包括所有因疾病(包括躯体疾患和精神疾患)、创伤或发育障碍而导致在自理、工作或休闲娱乐活动等方面能力障碍的伤残者。尽管以往的患者多为慢性疾病患者或残疾人,但现在作业治疗师也同样为正常人群服务。
作业治疗师的工作场所亦非常广泛,包括专科康复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病医院、诊所、疗养院、敬老院、社区康复机构、各种工作单位、学校乃至病人家中。治疗师在各种场所与环境中帮助不同的人们提高其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作业疗法师协会提出的人-环境-作业活动3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即1个人通过完成自理活动、生产性活动或休闲活动而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而能否承担特定角色取决于自身生理与精神功能的正常和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的支持。这种人-环境-作业活动的关系模式为作业疗法时间提供了坚实而丰厚的理论基础。在作业疗法实践中,治疗师遵循作业疗法所特有的决策思维方法来选择适合患者的具体方法。治疗师采用作业活动为主要治疗手段提高和改善损伤的功能或维持患者现有功能,当患者的躯体或神经功能难以恢复时,作业治疗师的责任就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代偿方法,包括辅助具的应用或环境改造来补偿患者已丧失的功能,从而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
(二)作业疗法的种类
1.按作业名称分类 ①木工作业;②编织作业;③制陶作业;④黏土作业;⑤手工艺作业;⑥金工作业;⑦皮工作业;⑧电气装配与维修;⑨日常生活活动;⑩治疗性游戏;认知作业;书法绘画园艺;文书类作业;计算机操作等。
2.按作业治疗方法分类
(1)感觉运动功能:①治疗性练习;②神经生理学方法;③计算机辅助训练;④认知综合功能训练;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2)娱乐活动(leisure activity)。
(3)工作训练(work hardening)。
(4)矫形器、自助具的制作与使用。
(5)职业前的作业疗法。
(三)作业疗法的治疗作用
1.增加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通过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作业训练,结合神经生理学方法治疗性锻炼改善躯体的活动能力,如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耐力,改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
2.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训练和使用自助具,提高伤、病、残者穿衣、进食、翻身、起坐、行走、如厕等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处理能力。
3.改善认知和感知功能 通过感知和认知作业的训练,提高脑的高级功能的能力,如定向力、注意力、认识力、记忆力、顺序、定义、概念、归类、解决问题、安全保护等。
4.改善社会、心理功能 通过作业活动可以改善进入社会和处理情感的能力,包括自我概念价值、兴趣、介入社会、人际关系、自我表达、应对能力等,并且调动患者的情绪和积极性,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5.改造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当患者不能通过改善自身功能来提高其作业活动能力时,可通过对其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进行改造,以适应其功能水平。
6.提高患者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作业活动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职业技能,OT师可根据患者自身的功能及将来拟做的工作,选择相应的作业活动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