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间叶性错构瘤
肝间叶性错构瘤是一种肝脏少见良性肿瘤,常单发于2岁以下小儿,约占儿童肝脏肿瘤的5%。有报道此病与结节性硬化有关。
肝间叶性错构瘤多发于右叶,大体观察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无包膜,切面呈囊性,其内充填浆液或黏液,并可见少量残余肝组织。镜下观察病灶处间质水肿,内含囊肿、胆管及肝细胞;但也有非囊性、实性的报道。Craig等于1989年认为肝间叶性错构瘤这种典型囊性结构与胆管扩张或间质大量积液有关。
大部分患者肝功能不受影响,但瘤体较大时可因压迫肝门静脉及胆道导致相关化验异常。B超可显示肝间叶性错构瘤特征性的囊性改变,CT、MRI对诊断亦有帮助。
本病为良性病变,无恶变倾向,当肿瘤较大、症状明显时,应行病灶切除或肝切除术。
(二)肝脏巨大再生结节
肝脏巨大再生结节为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发者数量很少超过10个,边界清楚,有致密的纤维组织包绕。镜下观察可见病灶由正常肝细胞结构组成,内可见正常汇管区结构,此点系与肝癌、肝腺瘤鉴别的重要依据。根据组织细胞有无异型性可将本病分为Ⅰ(无)、Ⅱ(有)两型。此病多发生于既往有急、慢性肝损害的患者,有报道在慢性肝病患者中,此病发病率达14%。肝脏巨大再生结节Ⅱ型与肝细胞肝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Hytiroglou等回顾155例成人肝硬化做肝移植的肝切除标本,发现两者间有明显的关联。另有研究发现,有些微小肝癌的背景即为肝脏巨大再生结节,说明肝癌可能发生在本病的基础之上。
本病无特异临床表现,有时可在慢性肝病患者的随访过程中偶然发现。单纯影像检查通常难以确诊,MRI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帮助,T1加权像多呈高信号,T2加权像则多呈低信号,但与小肝癌有重叠,确诊仍依靠组织学检查。在无癌变的病例,AFP通常不高。
对于肝脏巨大再生结节患者应密切随访,有癌变倾向者应积极处理,酌情可行局部乙醇注射、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等方法治疗。
(三)肝脏结节性再生性增生
本病较为罕见,常因其他疾病行剖腹探查时偶然发现。尸检发现率约为3%。肝脏结节性再生性增生病因不明,但Wauless曾提出其与肝门静脉阻塞有关。病变常以苍白色结节满布肝脏,偶尔可局限于某叶内,此时更易与肝脏其他良性肿瘤或肝癌相混淆。组织学表现为肝门静脉系统周围灶状增生,不伴纤维化。
本病较少引起临床症状,但有报道50%的患者可出现门静脉高压,故对于有门静脉高压症表现并排除肝纤维化可能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另有文献显示在许多慢性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Felty综合征、亚急性心内膜炎、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真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患者中,本病发病率较高。
B超检查可见病变为不均质回声,在CT则为低密度。因肝内结节病灶可摄取硫化锝,故核医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相鉴别。确诊则需病理。
对于大多数无症状患者,本病无须治疗。但个别病例可导致肝功能受损,甚至肝衰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肝切除术乃至肝脏移植。
(四)肝脂肪瘤
肝脏脂肪类肿瘤少见,通常在行影像学检查或尸检时偶然发现。Ishak于1995年报道此类疾病包括单纯脂肪瘤、髓脂肪瘤(含造血组织)、血管脂肪瘤(含厚壁血管结构)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含平滑肌成分)。脂肪瘤在CT上通常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区,其密度在肝脏各类肿瘤中是最低的。除个别含有血管瘤或腺瘤成分的肿瘤外,大多数病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由于内含大量脂肪组织,肿瘤在MRI T1、T2加权像上均呈现高信号,其强度与皮下脂肪或腹膜后脂肪相当,此点可与肝脏其他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肝脂肪瘤需与肝假性脂肪瘤相鉴别。后者系一种脂肪瘤样病变,有完整较厚纤维包膜,位于肝脏表面,其形成可能是盲肠、阑尾系膜粘连于肝脏表面的结果,故多数患者有腹腔手术史。CT扫描可见病灶中心钙化。
本病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确诊的较小脂肪瘤可暂观察,如有明显增大,可行手术治疗。目前尚未有肝脂肪瘤恶变的报道,预后良好。
(五)肝脏炎性假瘤
本病发病率低,多发生于肺部,肝脏少见。其病因可能与感染和免疫反应导致静脉狭窄、闭塞有关。炎性假瘤的基本病理特征是炎性增生性肿块,即由纤维基质和浆细胞为主的各种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所形成的局灶性病变,体积可从直径数厘米大至占据整个肝叶。患者可有发热、上腹不适、白细胞增多等表现,少部分患者可有AFP升高。本病无论临床、影像学表现抑或肉眼观察常难与肝脏恶性肿瘤鉴别,故诊断依赖组织病理。
肝脏炎性假瘤发展缓慢,症状较轻,预后多数良好。在病例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多数推荐以内科治疗为主。对未行手术或难以手术的患者,有文献报道可采用激素治疗。手术切除既可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又可避免延误病情,同时疗效满意。
(六)肝纤维性肿瘤
肝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肝内巨大结节性肿瘤,包括纤维瘤、孤立性纤维间皮瘤、卵巢外纤维型卵泡膜瘤等,多发于老年人。肿瘤切面呈编织状,中央可有坏死或囊性变。镜下可呈致密的纤维组织,或呈大量梭形纤维组织束状排列,可见核分裂象。肿瘤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体积很大,CT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均一的肿块。手术切除后不复发。
(七)肝其他良性肿瘤
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肝血管瘤、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及肝腺瘤。其他诸如肾上腺或胰腺残余瘤、黏液瘤、施万细胞瘤、淋巴管瘤、平滑肌瘤、间皮瘤及错构瘤等在临床较为罕见。在诊断困难时,应考虑到上述疾病可能,特别应注意与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