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适应证
全肝血流阻断、肝门静脉-腔静脉体外转流及冷灌注保存条件下的全离体或半离体肝脏切除术适用于位于肝脏深部、严重压迫和侵犯三支主要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及肝后段下腔静脉的巨大癌肿。近年随着手术器械不断更新和围手术期处理逐步完善,肝脏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对于上述特殊部位的肝脏肿瘤,由于病灶限制了肝脏从下腔静脉上的分离和移动,在原位进行手术时难以充分显露和处理肝脏背部的癌灶及受累的肝后段下腔静脉,且常规肝脏切除术会因长期阻断肝脏血流而导致肝脏热缺血时间过长,多数患者无法耐受,而离体肝脏切除术对于侵犯肝后段下腔静脉肿瘤的处理具有独特优势,使此类患者有可能达到治愈性的外科手术切除。
体外肝脏切除术的适应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中晚期第二、第三肝门区域恶性肿瘤、肝尾状叶或累及此部位的肝脏其他肿瘤及巨大肝脏良性肿瘤,侵犯肝静脉根部、肝后段下腔静脉,需同时做受累血管部分切除和修复重建。
2.癌肿侵犯第一肝门或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肝门静脉主干,需同时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及第一肝门内结构并予以重建,对于这两类肿瘤患者虽有肝移植的指征,但由于很难获得供体而可考虑采用体外肝脏切除术。
3.伴随有近肝静脉(包括肝门静脉、主要肝静脉及肝后段下腔静脉)损伤的严重肝外伤,需长时间阻断全肝血流以控制出血和修补损伤血管。
(二)手术禁忌证
应当指出,体外肝脏切除手术对肝脏有一定的侵袭性,特别是对于伴有弥漫性肝实质病变者(如肝硬化,手术后容易发生肝衰竭而导致手术失败)。在Pichlmyar等报道的9例体外肝脏切除术病例中,有4例伴黄疸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出现肝衰竭,3例死亡。因此,对于伴有弥漫性肝实质病变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在选择全肝血液转流及冷灌注条件下的离体肝脏切除术时应相当谨慎,对于未侵犯重要大血管,无须做特殊血管切除和吻合重建而采用常规方法可完整切除的肝脏肿瘤患者,不应采用此种术式。对于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指标显示肝功能明显失代偿的患者,应避免采用此类手术,而对于肝功能处于代偿状态但估计肿瘤切除后残余肝组织无法代偿的患者也应避免采用此类手术。
体外肝脏切除术的禁忌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能采用常规方法或常规无血肝切除方法切除的肝脏良性或恶性肿瘤。
2.严重肝硬化或肝功能不良的患者,由于硬化肝脏再生能力明显降低,因此严重肝硬化患者应避免行大块肝切除术,也不宜接受体外肝脏切除手术。
3.胆汁淤积、梗阻性黄疸患者,淤胆肝脏对于缺血的耐受力明显下降,由此容易发生肝衰竭而导致手术失败。
4.肝脏癌灶广泛侵袭使肝脏结构无法辨认的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