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良性疾病,可视病变性质和部位,选择胰部20%~60%的切除,或胰尾侧80%以上的次全切除。由于对脾脏功能及对正常脾切除后潜在风险的再认识,近年来对于胰腺尾部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慢性胰腺炎等,提倡行保留脾脏的胰尾切除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脾脏功能,可降低术后因脾脏切除所引起的并发症。保留脾脏的胰尾切除目前亦存在2种术式,保留或不保留脾动静脉主干。数年前文献为避免脾缺血或梗死,多提倡保留脾动静脉主干,但技术方面要求较高,较为费时,因脾动静脉有较多分支至胰尾部,需逐一结扎切断;此外对于交界性或早期恶性肿瘤,也影响到其根治性。近年文献有报道对于正常脾而言,离断脾动静脉主干、由胃短血管通过脾门血管交通供血,未见脾缺血或梗死现象,即使交界性或早期恶性肿瘤亦可采用。离断脾门及胰尾部脾动静脉时,应尽可能靠近胰腺,以保留脾门的血管交通。下述内容为保留脾动静脉的胰尾切除术。
1.在探查步骤完成后,将胃向上方牵离胰腺表面,将横结肠及其系膜压向下方。
2.从胰腺颈部下缘向胰腺尾部切开横结肠系膜前叶。
3.自胰腺下缘开始,钝性分离胰腺后方与腹后壁间隙。显露胰腺后方脾静脉各分支并逐一结扎切断,宜精细操作以免脾静脉撕裂出血,游离脾静脉宜在拟切除部由右至左进行。
4.沿胰腺上缘切开后腹膜,显露腹腔干、肝总动脉及脾动脉,脾动脉位于胰腺上缘,于胰尾部及脾门相对表浅,故宜由左至右进行。
5.继续向右侧翻转胰腺尾部,结扎切断脾动脉、脾静脉的胰体后方分支血管。
6.于胰腺颈部切断胰腺,缝合胰腺颈部断端,参考前述。
7.如胰腺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难以分离时,可首先解剖脾动、静脉,然后再分离胰尾部。此时可首先显露胰腺,沿胰腺上、下缘切开后腹膜,在脾动脉根部将血管分离,结扎、切断脾动脉分支。钝性分离胰腺后方间隙,横断胰腺,显露胰腺后方脾静脉主干。然后牵引胰腺断端向腹腔左侧,结扎切断脾动静脉进入胰腺各分支,至脾门部分离胰尾后完整切除胰腺(图12-21)。
图12-21 分离胰尾后完整切除胰腺
如保留脾动脉和脾静脉较困难,或可能因此而干扰治疗的彻底性。可在胰腺切除水平解剖显露脾动脉和静脉后,予以结扎切断。并于脾门部胰尾处结扎切断脾动脉和静脉末端。此时,还须确保脾胃韧带中胃短血管(动脉和静脉)的完整(图12-22)。
图12-22 结扎切断脾动脉和静脉末端
特别应强调的是,对于胰尾部交界性或恶性肿瘤而言,根治是第一位的,不能为保脾而保脾,其次脾脏病理性肿大或术中发现脾有缺血表现时,应果断切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