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asymptomatic hematuria and/or proteinuria):也称无症状血尿和蛋白尿。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病。本病病程绵长,病理改变轻微而表现少,仅有尿常规异常,病因可能与免疫有关。病情大多数稳定,无须特殊治疗,应注意避免劳累、受寒、感染,加强体质锻炼。对蛋白尿较多或血尿明显者可试用皮质激素加抗氧化药治疗。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本病起病隐匿,多无任何临床症状,常在偶然查尿时发现,部分病人可突然出现血尿,但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尿检查①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多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以下,以清蛋白为主,尿沉渣正常或仅有少许颗粒管型,红细胞一般每高倍视野不超过5个。②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平时尿检查可正常,在呼吸道感染、受冻、发热及过度劳累等诱因下,在1~2天突然出现肉眼血尿,可伴有腰部酸痛不适,数天后肉眼血尿自行消失。③持续性蛋白尿和血尿较常见,兼有上述两种尿异常表现,可见于多种肾小球疾病。
(2)病理学检查:各种类型肾小球疾病的轻型和早期,均可发生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
【鉴别诊断】
1.发热性一过性蛋白尿 各种原因的高热均可导致蛋白尿,不伴有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血尿,随热退,蛋白尿消失。其发生机制与高热时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2.急性泌尿系感染 急性泌尿系感染时,有全身及局部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尿路刺激征、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甚至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学培养阳性,且抗感染治疗有效等均有助于鉴别。
3.其他病原感染后急性肾炎 除链球菌以外的其他病原菌均可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常见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可能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
4.IgA肾病 约1/5IgA肾病患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此病多于前驱感染后数小时或1~3天出现肉眼血尿或伴有蛋白尿,链球菌培养阴性,ASO滴度不高,血补体正常,部分患者血IgA升高。病程反复发作,诊断困难者,需肾穿刺明确诊断。
5.全身系统性疾病肾损害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小血管炎、冷球蛋白血症等,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但尚有其他系统受累表现,可以此鉴别。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原则
(1)预防感冒、疲劳,有感染病灶者,尤其是呼吸道、肠道感染应予抗生素控制,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可行手术根治。
(2)中医中药治疗:以血尿为主者可用清热养阴法,佐以活血凉血;以蛋白尿为主者重用健脾补肾法,佐以固肾涩精;血尿与蛋白尿均持续存在且量多者,宜用益气活血、健脾固肾法。
(3)隐匿性肾炎饮食原则:提供优质高蛋白饮食,肾功能不全时要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在平时膳食时要保证膳食中糖类的摄入,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减少机体蛋白质的分解。限制钠的摄入,每日膳食中钠应低于3g,少尿时应控制钾的摄入,保证全面营养。
2.药物治疗原则
(1)病情顽固、尿液改变较重、屡治不愈者,可用中等量激素与其他免疫抑制药短程(4周)治疗。见效后减量并继续巩固一段时间。
(2)对症治疗:利尿、降压、减轻尿蛋白。
(3)中医治疗:有一定疗效。
处 方
(1)利尿:经限制水、盐摄入后,仍水肿严重甚至因水钠潴留导致心力衰竭者,应使用利尿药。
①噻嗪类利尿药:双氢克尿塞25~50mg,每日2次。
②对于GFR<25ml/min时,应选用襻利尿药,如速尿(呋塞米)、丁脲胺。其中速尿的剂量可用至400~1 000mg/d,一般不超过400mg/d,大剂量使用时应注意其耳毒性和肾损害。
(2)降压:大剂量ACEI和ARB单独或联合长期应用,除可良好控制血压,还可减少尿蛋白。
①贝那普利(洛丁新):10mg,每日1次,氯沙坦(科素亚):50~100mg,每日1次。
②雷米普利(瑞泰):2.5~5mg,每日1次,厄贝沙坦(安博维):150~300mg,每日1次。
③福辛普利:10~40mg,每日1次,缬沙坦(代文):80~160mg,每日1次。
(3)中医治疗
①辨证:风寒外袭 风水泛滥证。方药:越婢加术汤合五皮饮加减。
②辨证:风热外袭 水湿停聚证。方药:银翘散合五皮饮加减。
③辨证:湿毒侵淫 湿热壅盛证。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④辨证:脾肾阳虚 水湿浸渍证。方药: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
⑤辨证:肝肾阴虚 膀胱湿热证。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小蓟饮子加减。
【注意事项】
1.隐匿性肾炎已经有病理损害,且肾脏开始纤维化,如隐匿性肾炎得不到好的治疗控制,则会在某些诱发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到尿毒症。
2.ACEI与ARB应用时应注意监测患者血钾情况,避免出现高血钾。部分患者可有贫血、皮疹、瘙痒、干咳、味觉减退等副作用。
3.降压药应用的注意事项请参考前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