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pneumothorax)。气胸分为两大类:①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是指无人为或外伤因素,由于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气肿泡或微小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②创伤性气胸(traumatic pneumothorax)由胸部的直接或间接损伤所引起。由医源性损伤,如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心静脉置管等引起的气胸也属于创伤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又分为原发性(特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原发性气胸患者无肺部的基础疾病,多见于青少年,瘦长体型者居多。继发性气胸多见于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中老年多见,常见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癌、肺脓肿、尘肺等。
根据胸腔内压力及胸膜破口的情况,自发性气胸又分为三种类型:①闭合性气胸,又称单纯性气胸。由于肺组织压缩或渗出物使得胸膜破裂口闭合,气体不再进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大于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下降不复升。②交通性气胸,又称开放性气胸。因局部粘连或受周围组织牵拉固定,胸膜破裂口持续开放,不能闭合,气体随呼吸自由地进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在大气压上下波动,抽气后压力无变化。③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气体进入胸膜腔,呼气时破裂口关闭,气体不能排出,使得胸腔内压持续升高,抽气后压力迅速复升。张力性气胸属于内科急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猝死。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①起病突然,患者常有用力咳嗽、屏气或大笑、持重物、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但也有在睡眠中发生气胸者。
②呼吸困难:严重程度与气胸发生的速度、气胸类型、肺组织压缩程度以及肺部基础病变有关。肺功能正常的青少年,单侧闭合性气胸,肺组织压缩90%,也可无明显的呼吸困难或仅有活动后胸闷憋气。对于基础肺功能较差或原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即使肺组织压缩10%~20%,也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由于胸腔内压骤然升高,肺组织明显压缩,纵隔移位,患者常感严重呼吸困难、心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③胸痛:突感一侧胸痛,为刀割样或针刺样疼痛,吸气时加重,可向肩背部放射。持续的胸骨后疼痛,要警惕纵隔气肿的存在。
④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为气体刺激胸膜所致。
(2)体征
①少量气胸:可无明显阳性体征。
②大量气胸:气管健侧移位,患侧胸廓饱满或隆起,呼吸运动与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鼓音,心或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左侧气胸或纵隔气肿时,在胸骨左缘可听到与心跳一致的咔嗒音或高调金属音,称Hamman征,左侧卧位或吸气时最清楚,是心跳挤压纵隔或左胸膜腔的空气,或心跳使分开的脏壁层胸膜突然接触所致。
2.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确诊气胸的手段,可了解积气量、部位,基础病变,有无积液、粘连、纵隔移位等。典型X线表现:被压缩肺边缘呈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气胸线),线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理,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大量气胸:肺组织向肺门压缩,呈圆球形阴影,纵隔及心脏健侧移位。并发纵隔气肿时,纵隔及皮下可见积气影。并发胸腔积液时,可见液平面,多为少量积液。如出现大量积液应警惕血气胸。
(2)胸部CT检查:气胸在CT上的表现为胸膜腔内存在无肺纹理的低密度影。胸部CT检查可以更清晰的显示肺内病变情况:①可以更好地显示少量气胸或X线片显示不清的气胸,如包裹性气胸、液气胸、局限性气胸等;②预测气胸的复发。肺内有肺大疱者,复发的概率明显增高。
【鉴别诊断】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 发作时均有呼吸困难、气促、心悸等表现,与气胸相似。但两者均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双肺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或湿啰音,经解痉平喘等治疗可缓解,一般鉴别不难。若呼吸困难经处理无改善或出现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呼吸困难,应考虑并发气胸的可能,及时行胸部X线检查加以鉴别。
2.急性心肌梗死 因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或合并休克可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但急性心肌梗死多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有心音性质及节律的改变,或有左心功能不全的体征,而无气胸的体征,心电图、心肌酶学及胸部X线片检查可资鉴别。
3.急性肺栓塞 亦有胸痛、呼吸困难或休克的表现,但可伴有咯血、发热、下肢肿胀疼痛,血白细胞增多,有外伤手术史、心脏病史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史,影像学检查无气胸的征象而有肺栓塞的表现。
4.肺大疱 尤其巨大肺大疱不易与气胸鉴别。肺大疱病史长,胸部X线片上呈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其内有细小的条状纹理,无气胸线。气胸时肺组织向肺门压缩,而肺大疱将肺组织向外周压缩。位于上部的大疱其下缘呈倒抛物线,位于下部的大疱上缘呈抛物线。肺大疱内压与大气压大致相等,抽气后大疱容积无明显变化。
【治疗】
1.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镇咳等对症治疗,对营养差、体质弱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2.氧疗 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吸氧浓度40%左右。发生气胸后可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吸氧可以改善低氧血症,提高胸膜腔和组织之间气体的压力梯度,使气胸吸收率提高3~4倍,利于肺复张。
3.排气疗法
(1)胸穿抽气:肺压缩小于20%,无明显呼吸困难的闭合性气胸,可以不排气,动态观察积气量变化,气体可在2~4周自行吸收。肺压缩大于20%或症状明显者,可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每日抽气不超过1L,直至肺大部分复张。如数日无好转或加重,可予胸腔闭式引流。
(2)胸腔闭式引流:适于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反复抽气肺无复张的闭合性气胸、基础肺功能差的气胸、反复发作的气胸。可迅速缓解症状,使肺组织复张。肺复张后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24h,患者无呼吸困难,患侧呼吸音清晰,复查胸部X线片示肺复张,则可拔除引流管。
若引流管有气泡溢出而患者气急未能缓解,或引流管液柱无波动,患者仍感呼吸困难,患侧呼吸音未恢复,则可能是导管不通畅或脱出胸膜腔,应调整或更换引流管。
水封瓶要放在低于患者胸部置管处50cm,防止瓶内的水反流入胸腔,在引流排气过程中注意严格消毒,以免发生感染。
张力性气胸患者,病情急重,危及生命,必须尽快排气。紧急时将消毒针头从患侧肋间隙插入胸膜腔,使胸内积气由此自行排出,缓解症状;亦可用一粗注射针,在其尾部扎上橡皮指套,指套末端剪一小裂缝,插入胸腔作临时简易排气。有条件者立即采用胸膜腔闭式引流持续排气。
(3)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1周仍持续有气泡溢出者,应加负压吸引。是在闭式引流瓶上加一调压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调压管在水面下的深度为8~12cm,使吸引负压在0.8~1.2kPa(-8~-12cmH2O),避免过大负压对肺造成损伤。当引流管内无气体溢出,液柱无波动,听诊呼吸音恢复,胸部X线片示肺复张时,可夹管观察24~48h,复查胸部X线片示肺复张,可拔管。
4.胸膜粘连术 指征:拒绝手术者;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双侧气胸;合并肺大疱;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常用的粘连剂有四环素粉针剂、多西环素、灭菌精制滑石粉、50%葡萄糖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生物、理化刺激,产生无菌反应性胸膜炎症,使两层胸膜粘连,胸膜腔闭锁,达到防治气胸的目的。术前应尽可能使肺完全复张。并注入适量的利多卡因,让患者转动体位,充分麻醉胸膜,15~20min注入粘连剂。用生理盐水60~100ml稀释后经胸腔导管注入,夹管1~2h后引流;或胸腔镜直视下喷洒粉剂。观察1~3d,胸部X线检查示气体已吸收,可拔除引流管。不良反应包括发热(69%)、胸痛(严重程度不一)和脓胸(3%~11%)。
5.抗感染治疗 有肺部感染或合并有感染证据患者,以及胸腔闭式引流时间较长者,需酌情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6.外科手术治疗 内科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指征:慢性气胸、血气胸保守治疗无效、开放性气胸、复发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引流失败、胸膜增厚致肺膨胀不全、多发性肺大疱等。可采用胸腔镜或开胸手术,做破裂口修补术、肺大疱结扎、肺叶或肺段切除术等。
7.并发症处理
(1)血气胸:气胸出血系胸膜粘连带内血管撕裂;穿刺或插管损伤肋间血管所致,肺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停止。如持续出血不止,排气、止血、输血等处理无效,应开胸手术止血。
(2)脓气胸:由肺炎克雷白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等引起的坏死性肺炎、干酪性肺炎及肺脓肿可并发脓气胸。应积极穿刺抽脓,胸腔引流及反复胸腔冲洗,并选择强有力的抗菌药物治疗(全身和局部)。支气管胸膜瘘持续存在者需手术治疗。
(3)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张力性气胸抽气或闭式引流后,可沿针孔或切口出现胸壁皮下气肿。气体进入肺间质,循血管鞘进入纵隔,沿筋膜进入颈部皮下组织及胸腹部皮下,引起纵隔气肿或全身皮下气肿。因纵隔内大血管受压,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骨后疼痛、干咳、发绀、血压下降、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心音遥远,心尖区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的“咔嗒”音,为Hamman征。X线胸片可见皮下和纵隔旁出现透明带。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多能随胸膜腔内气体排出减压而自行吸收,吸入浓度较高的氧气可以加大纵隔内氧的浓度,有利于气肿的消散。如纵隔气肿张力过高而影响呼吸和循环时,可做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开排气。
(4)复张性肺水肿:大多发生于术后即刻,发生原因与肺复张过快有关。其发生机制错综复杂,一般认为与复张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氧自由基形成、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机械性肺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顽固性咳嗽和胸闷,或呼吸困难较前加重,症状多在24~48h加重,X线胸片可显示患侧肺水肿。治疗主要予吸氧和利尿药,重者给予经面罩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必要时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
【预后】
气胸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气胸的类型、原发病、肺功能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等。
(杜春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