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肠炎(acute hemorrhagic enteritis),又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与C型产气荚膜芽胞杆菌(Welchii杆菌)感染有关的一种急性肠炎,本病病变主要在小肠,病变常呈节段性,病理改变以肠壁出血坏死为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发热、呕吐和腹胀。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等中毒症状和肠穿孔等并发症。本病在全年皆可发生,尤多见于夏秋季。儿童和青少年比成人多见。
【诊断】
1.临床表现 分为胃肠炎型、中毒性休克型、腹膜炎型、肠梗阻型和肠出血型。
(1)病史:起病急,发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受凉、劳累、肠道蛔虫感染及营养不良为诱发因素。
(2)腹痛:起病急骤,突然出现腹痛,常为最先症状,多在脐周。病初常表现为逐渐加剧的脐周或中上腹阵发性绞痛,其后逐渐转为全腹持续性痛并有阵发性加剧。
(3)腹泻、便血:腹痛发生后即可有腹泻。粪便初为糊状而带粪质,其后渐为黄水样,继之呈白水状或呈赤豆汤和果酱样,甚至可为鲜血状或暗红色血块,粪便少且恶臭。无里急后重。出血量多少不定,轻者可仅有腹泻,或仅为粪便隐血阳性而无便血;严重者一天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腹泻和便血时间短者仅1~2d,长者可达1月余,且可呈间歇发作,或反复多次发作。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等。
(4)恶心、呕吐:常与腹痛、腹泻同时发生。呕吐物可为黄水样,咖啡样或血水样,亦可呕吐胆汁。
(5)全身症状:起病后即可出现全身不适,虚弱和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热一般在38~39℃,少数可达41~42℃,但发热多于4~7d渐退。
(6)腹部体征:相对较少,脐周和上腹部可有明显压痛,有时可见到肠型。早期肠鸣音可亢进,而后可减弱或消失。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增多,甚至高达40×109/L或以上,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常有核左移。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常降低。
(2)粪便检查:外观呈暗红色或鲜红色,或隐血试验强阳性,镜下见大量红细胞。可有少量或中等量脓细胞。
(3)X线检查:腹部平片可显示肠麻痹或轻、中度肠扩张。钡剂灌肠检查可见肠壁增厚、显著水肿、结肠袋消失。在部分病例尚可见到肠壁间有气体,此征象为部分肠壁坏死,结肠细菌侵入所引起;或可见到溃疡或息肉样病变和僵直。部分病例尚可出现肠痉挛、狭窄和肠壁囊样积气。
3.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突发性腹痛、腹泻、便血及呕吐,伴中等度发热,或突然腹痛后出现休克症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腹部X线片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中毒性菌痢 多见于4~7岁儿童,常有高热、萎靡,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较轻,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大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2.过敏性紫癜 可有腹绞痛、便血,发热不明显,常伴有皮肤紫癜、关节痛,血白细胞多正常。
3.急性缺血性肠病 老年人多见,可有便血,腹痛剧烈而腹部体征较轻,无发热,血常规多正常。肠系膜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4.克罗恩(Crohn)病 急性起病者可有腹痛、发热,便血少见,可有腹部肿块、肠梗阻表现。
【治疗】
本病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禁食,直至呕吐停止,便血减少,腹痛减轻时方可进流质饮食。禁食期间应进行充足的静脉营养。腹胀和呕吐严重者可进行胃肠减压,腹痛可给予解痉药。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本病失水、失钠和失钾者较多见。可根据病情酌定输液总量和成分。儿童每日补液量为80~100ml/kg,成人2 000~3 000ml/d,其中5%~10%葡萄糖液占2/3~3/4,生理盐水占1/4~1/3,并加适量氯化钾。
(3)抗休克: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除补充晶体溶液外,应适当输血浆、新鲜全血或人体血清白蛋白等胶体液。血压不升者可应用升压药物治疗。
(4)抗生素:控制肠道内感染,常用的抗生素有氨苄西林(4~8g/d)、庆大霉素(16万~24万U/d),氨苄西林/舒巴坦(6g/d)、头孢他啶4g/d或多黏菌素和头孢菌素等,一般选两种联合应用。
(5)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中毒症状,抗休克,但有加重肠出血和促发肠穿孔的危险。一般应用不超过3~5d。
(6)对症治疗:严重腹痛者可予哌替啶;高热、烦躁者可给予吸氧、解热药、物理降温。
(7)抗毒血清:采用Welchii杆菌抗毒血清42 000~85 000U静脉滴注,有较好疗效。
2.手术治疗 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①肠穿孔;②严重肠坏死,腹腔内有脓性或血性渗液;③反复大量肠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④肠梗阻、肠麻痹;⑤不能排除其他急需手术治疗的急腹症。
【预后】
本病病死率20%~40%,与败血症、DIC、腹水等有关。手术后的短肠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较少见。
(赵清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