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正常参考值】
ELISA法:HAVAg、抗HAV-IgM、抗HAV-IgA均为阴性。抗HAV-IgG阳性可见于部分成年人。
【临床意义】
1.抗HAV-IgM阳性 说明机体正在感染HAV,它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特异性指标。
2.HAV-IgA阳性 甲肝早期和急性期,由粪便中测得抗HAV-IgA呈阳性反应,是早期诊断甲肝的指标之一。
3.抗HAV-IgG阳性 提示既往感染,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
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包括抗-HBc总抗体和抗-HBcIgM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前S1、前S2和前S1、前S2抗体等。
【正常参考值】
ELISA法或RIA法:均为阴性。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正常参考值】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M(抗HCV-IgM)、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G(抗HCV-IgG)ELISA法或RIA法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抗HCV阳性,反映HCV感染的存在,高效价的抗HCV阳性,常与HCV的现存感染相关,而不是反映过去感染或保护性免疫。抗HCV的出现不完全与HCV的存在同步。对于抗HCV的自然消长过程及其临床意义,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正常参考值】
HDVAg、抗HDV IgM、IgG检测:ELISA法或RIA法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1.HDVAg阳性,是HDV感染的直接诊断依据,出现早持续时间短,在血清中不易检出。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不大。
2.抗HDV是HDV的临床特异性抗体,分为IgM、IgG两种组分。抗HDVIgG阳性只能在HBsAg阳性的血清中测得,是诊断丁型肝炎的可靠指标,即使HDV感染终止后仍可保持多年。抗HDV-IgM出现较早,一般持续2~20周,可用于丁型肝炎早期诊断。HDV和HBV联合感染时,抗HDV-IgM一过性升高;重叠感染时抗HDV-IgM持续升高。
五、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正常参考值】
抗HEV IgM、IgG检测:ELISA法或RIA法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95%的急性期患者抗-HEV IgM呈阳性反应。凡戊型肝炎恢复期抗HEV IgG效价超过或等于急性期4倍者,提示HEV新近感染,有临床诊断意义。
六、病毒性肝炎的处理要点
病毒性肝炎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治疗原则是根据不同病原、不同临床类型及组织学损伤区别对待。
1.一般处理
(1)休息:急性肝炎的早期,应住院或就地隔离治疗并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以利康复。慢性肝炎活动期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后应注意动静结合,不宜过劳。由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转重者应卧床休息,住院治疗。
(2)营养:病毒性肝炎患者宜进食高蛋白质、低脂肪、高维生素类食物,糖类摄取要适量,不可过多,以避免发生脂肪肝。恢复期要避免过食。绝对禁酒,不饮含有酒精的饮料及慎用药物。
2.药物治疗 各型肝炎患者多有明显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乏力症状,并可有不同程度黄疸,除休息及营养外,可静脉滴注10%~20%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等。根据不同病情,可采用相应的治疗。
(1)急性肝炎
①甲型肝炎:应采取隔离治疗,一般应隔离至病后3周。主要采取支持与对症治疗。密切观察老年、妊娠、手术后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病情,若出现病情转重,应及时按重型肝炎处理。甲型肝炎一般不发生慢性化,但有10%左右可表现为病程迁延,3%可出现复发。
②乙型肝炎:应区别是急性乙型肝炎或是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前者处理同甲型肝炎,后者按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③丙型肝炎:确诊为急性丙型肝炎者应争取早期抗病毒治疗。
④丁型肝炎:同乙型肝炎治疗。
⑤戊型肝炎:同甲型肝炎。
(2)慢性肝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调整免疫、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及心理等治疗措施。目前认为,形成肝炎慢性化主要是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因此,对慢性肝炎应重视抗病毒治疗。
(3)重型肝炎:以综合疗法为主,主要措施是加强护理,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给新鲜血液或血制品,应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多种氨基酸,抑制炎症坏死及促肝细胞再生药物。改善肝微循环,降低内毒素血症,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消化道大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腹水及低血糖等)。必要实可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或肝移植治疗。
(4)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正常工作,但应定期复查,随访观察,并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做相应治疗。
(田字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