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腹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协助诊断。
2.当有大量腹水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或导致腹部胀痛时,可穿刺放液减轻症状。
3.向腹腔内注入诊断或治疗性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利尿药等。
【禁忌证】
1.明显出血体质。
2.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包虫病或有巨大卵巢囊肿者。
3.肝性脑病或肝性脑病先兆。
4.严重肠胀气。
【操作要点】
1.术前准备
(1)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消除患者顾虑,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测量患者血压、脉搏、腹围及检查患者腹部体征,以便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3)嘱患者排空膀胱,以防穿刺时损伤。
(4)术者应认真准备皮肤消毒用品、无菌手套、局麻药物、治疗用药及无菌腹腔穿刺包1套,皮尺,50ml或20ml无菌注射器1只和7~9号注射针头1只,清洁玻璃试管3~4只。需做细菌培养者,备无菌培养试管1只;如疑有肿瘤,还需备干净250ml空瓶1只,多头腹带1付。
2.穿刺点的选择
(1)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最为常用。
(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3)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4)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腹部超声引导下穿刺。
3.具体操作方法
(1)患者可取半卧位、平卧位,腹水量少时可以取侧卧位(左侧卧位居多)。术者站于穿刺部位同侧。
(2)操作者戴口罩、帽子,穿刺点周围常规皮肤消毒(范围至少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3)自腹壁皮肤至壁腹膜以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
(4)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壁腹膜(一般仅1.5~2.0cm),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注:若腹水量较多时,为防术后渗漏,可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刺入皮肤后,以45°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
(5)诊断性穿刺时,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不需局麻。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以输液夹调整放液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
(6)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注意事项】
1.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2.放液速度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3.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做移动或适当变换体位。
4.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孔心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