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是将穿刺针或套管插入心包腔,吸出心包液的操作方法。
【适应证】
心包穿刺术常用于判定积液的性质与确诊病原;有心脏压塞时,穿刺抽液以减轻症状;化脓性心包炎时,穿刺排脓、冲洗、注药。
心包积液本身并不构成穿刺指征。单纯性特发性心包炎、心脏术后综合征无填塞、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无填塞、慢性肾衰竭伴心包单纯积液、全身性疾病伴心包炎而无心脏压塞以及单纯放射性心包炎一般无需进行心包穿刺。
【禁忌证】
1.以心脏扩大为主而积液少者。
2.患者烦躁不安、不能配合。
3.正在接受抗凝治疗。
4.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低于5×105/L。
【操作要点】
1.术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药。
2.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检查血压和心率,并做记录。
3.穿刺部位
(1)剑突下与左肋缘相交的夹角处。
(2)左侧第5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cm处。
4.常规皮肤消毒,打开穿刺包及无菌手套。
5.术者铺巾,局麻后,持穿刺针并用血管钳夹紧胶管,按选定部位及所需方向缓慢推进。当刺入心包腔时,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并有心脏搏动感,即固定针头,助手协助抽液。
6.抽液完毕,若需注入药物,将事先准备好的药物注入后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因手术有一定危险性,应由有经验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大小与穿刺部位,选液平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做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抽液更为准确、安全。
3.术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术前半小时可服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以后再抽渐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过快、过多使大量血液回心,可导致肺水肿。
6.如抽出鲜血,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脏压塞出现。
7.取下空针前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8.术中、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徐传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