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激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等异常,在多数情况下,心律失常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心内外疾患或生理情况下引起的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因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由心律失常引起的症状和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某些严重或致命性心律失常,如极快型心房颤动、持续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全心停搏,应立即采取有力措施终止心律失常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立即行电击复律、起搏和静脉药物治疗。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应个体化,首先应判断心律失常性质是属良性、潜在恶性,还是恶性(严重),然后决定治疗方案。良性心律失常,常见无器质性心内外疾患,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单纯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阻滞,不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恶性心律失常见于有活动性心肌炎症、心肌缺血、损伤的器质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T波交替等,常为严重或致命性心律失常,应立即选用强有力的抗心律失常治疗措施和病因治疗。心律失常可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后者包括心脏电复律、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人工心脏起搏术。
【手术风险评估】
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窦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属低危预测指标(见二、心绞痛)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男科手术无禁忌。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常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需治疗基本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给予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需控制心室率和(或)行电击复律术,因此,男科手术需延期进行。
3.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高度和几乎完全性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严重致命性心律失常,男科手术风险极大,必须取消手术,为男科手术禁忌证。
【术前准备】
1.心律失常伴有心、肺疾病时,心肺疾病治疗十分重要。
2.室上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患者因在房室交界区存在双径路,形成连续的折返激动所致,术前需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3.心房颤动。①控制心室率,适合年龄较大、心房颤动病史长(>1年)者,可选用洋地黄(地高辛),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将心室率控制在80/min左右。②防治血栓形成,阿司匹林350mg/d,华法林服用过程中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INR),使INR在2.0~3.0为宜。③转复心律,适合年龄较轻,病程短于1年者,可用同步电复律或药物复律,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选用胺碘酮。
4.室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无症状,不必进行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除治疗原有心脏病外可酌情选用β受体阻滞药或胺碘酮;如果器质性心脏病,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在强有力病因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心电监护,发现心肌缺血或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时应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药或胺碘酮,注意补钾、补镁。
5.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行病因治疗,少数患者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可密切观察;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率慢、血流动力学障碍应及时进行临时性或永久性起搏治疗。
6.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室扑动。①去除病因和诱因是终止和预防复发的关键,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中毒;②电击复律;③药物治疗:应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药等抗心律失常药物;④介入手术置入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也是远期防治的重要手段。
7.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min,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3.0s。窦性心动过缓伴短阵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停止时窦房结恢复时间>2s,行起搏器置入术。
8.窦性心动过速、过缓(心率≥50/min),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常不伴器质性心脏病,可不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消除诱因,给予休息、镇静等治疗。
【术中处理】
1.心律失常患者行男科手术时,术中进行严密心电监护,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快速心房颤动。
2.给氧,减少出血,纠正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诸多因素。①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三磷酸腺苷、毛花苷C或β受体阻滞药静脉注射,如果效果不满意可用胺碘酮静脉注射。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10min,随后1mg/min,6h;0.5mg/ min;18h(24h负荷量1 050mg)。如果药物不能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应改用直流电转复。③快速心房颤动:减慢心室率可用毛花苷C静脉注射。
【术后处理】
1.去除影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素,如控制不良的高血压、心肌缺血、术后疼痛、出血等。
2.各类心律失常继续术前准备时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若口服受手术后禁食的影响可静脉滴注,能口服时改为口服给药。
【并发症防治】
1.心力衰竭 见“四、心力衰竭”。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 促心律失常是指用药后诱发既往未曾发生过的心律失常,或者使原有心律失常恶化,确诊促心律失常之前,需除外自身心律失常恶化,以便确定停药或是加药。促心律失常不仅表现为快速心律失常,也可有缓慢性心律失常,部位除心室外,心房、房室结及窦房结水平均可发生。原有心律失常恶化,非持续性变为持续性,心动过速频率加快,用药后QT间期延长引起扭转型室速是较特异的促心律失常现象。发生促心律失常应及时停药,测定血浆电解质浓度,包括血清钾、镁,并按具体心律失常处理,必要时,行心室起搏,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可以行电复律。防治促心律失常的发生,应强调严格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