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重
手术医师作出的有关患者负重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患者出院前所能获得的独立活动功能水平。一般来说,如果使用的是骨水泥型股骨柄,患者应当在6周内部分负重,然后过渡到完全负重。也有的医师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早期扶拐随意负重。对于非骨水泥型股骨柄,以往对于负重的要求特别严格,术后6~12周只能进行患肢触地式负重。通常,老年患者适合使用骨水泥型假体,以避免进行更长时间、要求更严格限制负重的康复治疗。进行部分负重或者触地式负重的时候,对上肢和对侧髋关节的应力增加,同时手术侧的肌肉进一步萎缩,行走的时候也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
临床上,部分负重指的是体重的30%~50%,但是有研究表明,患者很难估计负重的力量占体重的多少,往往实际承受的重量可以接近体重的65%~85%。而触地式负重指的是不超过体重的10%,可以将其描述为在鸡蛋壳上走路,也就是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地着地。触地式负重要优于完全不负重,因为后者为了要维持正确的姿势,经过髋关节产生作用的肌肉力量在髋关节上形成的压力比前者更大。
最近的研究显示,完全负重对于非骨水泥型多孔涂层长入型股骨柄并不会产生不利的作用,而且患者可以更快达到功能康复的目标。以往人们担心,压力的增加会影响骨长入,所以要求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延迟负重。但是,近期的研究证明,不论术后怎样负重,骨长入的过程都会正常进行。术后早期被允许进行完全负重的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的患者能够更快地获得行走能力,而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也有研究证明,确实发现在6周时完全负重组的股骨柄发生的下沉更多。但在术后2年的时候,完全负重和部分负重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完全负重并不会增加翻修的风险。因此,目前非骨水泥型假体也可以进行早期完全负重。
(二)助行装置
助行器、拐杖和手杖等助行装置可以帮助髋关节分担负荷。在选择合适的助行装置的时候,需要考虑患者的负重状态、能量消耗、肌肉力量以及其他因素。助行器通常是许多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首选,因为他能够提供最佳的稳定性,增加患者的支撑基础并有效地为患肢减除负荷。助行器在患者行走的时候能够将髋关节的接触应力降低至体重的1倍,而在双腿站立的时候能够降低至体重的一半。由于使用助行器时需要双手用力,患者在持物或者做自理活动的时候会觉得不方便。助行器在进出门的时候有时会遇到困难,而且在上下楼梯时不适合使用助行器。
腋拐可以使患者拥有最快的行走速度,但同时其稳定性也最差。腋拐适合于年轻、动作灵活的患者使用,其价格低廉,而且可以在上下楼梯时使用。在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腋拐会对腋窝造成压迫,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会导致臂丛神经的压迫性损伤。患者使用拐杖时,要求其比助行器的使用者拥有更好的控制下肢的能力以及整体平衡能力。
手杖不适用于部分负重、触地式负重或者非负重状态的患者。有研究表明,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能够将体重的10%~20%施加到置于患肢对侧的手杖上。这可以将患肢髋关节的垂直接触应力减低到体重的2倍。手杖价格低廉,可以用于上下楼梯,可以使患者拥有双脚交互迈出的步态。手杖的高度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以手柄的弯钩与使用者桡骨茎突平齐为宜。
从一种助行装置过渡到另一种助行装置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患者保持所要求的负重状态的能力、患者控制患肢的能力以及患者对于所选择的装置是否感到舒适。物理治疗师应当权衡这些因素,为患者作出选择。对于高龄、缺少家庭成员照顾以及有多种并存疾病的患者,他们跌倒的风险更高,这个过渡的过程应当缓慢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