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髋臼假体的松动

髋臼假体的松动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没有磨损颗粒产生骨溶解,股骨假体的失败和松动可能源于骨折和缺血性坏死。但全髋置换和表面置换髋臼假体间存在的差异可能导致表面置换组的不良结果:现代的髋关节表面置换使用3~5mm厚的固体钴-铬髋臼杯。由于无法在髋臼侧上螺钉所以需要获得安全的初期压配固定,为了减少这一潜在的问题,有些表面置换的髋臼常需提供附加的固定。

由于没有磨损颗粒产生骨溶解,股骨假体的失败和松动可能源于骨折和缺血性坏死。髋臼周围无菌性松动的问题有所不同(图9-46)。

McMinn等在最初经典的研究中比较了不同形式的髋关节表面置换的固定方法,发现HA的髋臼有最好的临床和X线结果。最近的报道是McMinn杂交型表面置换(伯明翰髋表面置换),平均随访3.3年,这一系列共有446例髋关节,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髋臼侧的失败。Amstutz等报道400例ConservePlus髋表面置换,这组病例平均随访3.5年,仅有1例(0.3%)因早期髋臼失败而做翻修;但透亮线的出现占32%。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仍不清楚。

图9-46 髋臼杯松动后行全髋翻修

全髋置换中非骨水泥髋臼固定长期成功率很高。髋臼杯的无菌性失败主要归咎于高容积性聚乙烯磨损颗粒造成的骨溶解,这个问题理论上可以通过去除聚乙烯来减少。但全髋置换和表面置换髋臼假体间存在的差异可能导致表面置换组的不良结果:现代的髋关节表面置换使用3~5mm厚的固体钴-铬髋臼杯。理论上而言,钛金属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弹性模量比钴-铬金属更接近骨组织,有更好的骨整合,因此大多数非骨水泥全髋髋臼假体表面都以钛为骨长入表面。但去关心采用钴-铬非骨水泥髋臼的生物学固定只是理论上的问题,而非实际问题,这将会随大样本的长期临床随访而得出结论。由于无法在髋臼侧上螺钉所以需要获得安全的初期压配固定,为了减少这一潜在的问题,有些表面置换的髋臼常需提供附加的固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