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骨水泥髋臼翻修的假体选择

非骨水泥髋臼翻修的假体选择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Jumbo髋臼杯 尽管长期的随访仍在进行中,但中短期的结果表明使用Jumbo非骨水泥髋臼杯假体是一个有效的重建材料。当髋臼后柱及后壁完整,并至少可以提供50%以上的宿主骨床与假体的接触时,Jumbo杯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是髋臼翻修手术的良好选择。另外,骨水泥髋臼旋转中心上移后,股骨假体的无菌松动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骨缺损修复后,手术医生可以使用接近于正常髋臼直径的髋臼假体而无需使用Jumbo髋臼,避免了骨量的额外丢失。

相当部分的翻修患者髋臼骨缺损并不严重,在翻修术中使用普通的半球形非骨水泥假体即能使髋臼得到充分的固定,这部分患者主要包括PaproskyⅠ型和ⅡA型髋臼,所用髋臼假体直径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相近或略大。但对于更严重的髋臼骨缺损患者,为了得到非骨水泥髋臼假体的充分固定,就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假体或技术。

1.Jumbo髋臼杯 尽管长期的随访仍在进行中,但中短期的结果表明使用Jumbo非骨水泥髋臼杯假体是一个有效的重建材料。Jumbo假体事实上只是普通的非骨水泥髋臼,而非特殊设计的假体,国外文献一般认为Jumbo杯的直径为60~70mm。由于中国人普遍体格较小,这一标准并不一定符合中国人的特点。对于中国南方人群56mm,甚至54mm的髋臼杯可能已经是Jumbo假体了。Jumbo假体最初是被用来治疗髋臼腔隙性缺损,但文献报道Jumbo髋臼用来治疗髋臼前柱的节段性缺损及内壁的缺损都是有效的(图14-50,图14-51)。当前有很多学者报道了Jumbo髋臼的中长期随访结果,术后无菌松动的情况很少发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关节脱位(0%~21%),且大多数患者并不会变成习惯性脱位。当髋臼后柱及后壁完整,并至少可以提供50%以上的宿主骨床与假体的接触时,Jumbo杯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是髋臼翻修手术的良好选择。

图14-50 全髋置换术后髋臼和股骨假体松动

髋臼内壁存在节段性骨缺损

图14-51 术中使用62mmJumbo非骨水泥臼杯假体获得稳定固定

2.髋臼旋转中心上移 许多翻修患者的骨缺损都位于髋臼的上方,这导致了椭圆形髋臼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使用Jumbo髋臼假体,我们需要挫去髋臼前后壁的正常骨组织以使椭圆形髋臼转变为圆形髋臼。我们可选用的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在椭圆形髋臼内置入非骨水泥型假体。这时髋臼假体将安放在髋臼内的较高位置,导致髋关节的旋转中心上移,但非骨水泥型假体仍能得到稳定的固定(图14-52,图14-53)。Harris将高位旋转中心定义为髋臼旋转中心高于泪滴连线35mm。文献报道高位旋转中心在初次全髋置换和翻修术中均有较好的效果。即使在长期随访中,假体移位和无菌性松动也较少见。髋关节脱位是高位旋转中心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也有作者认为髋臼中心上移后关节脱位发生率并无显著升高。避免该并发症重要的一点是恢复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张力和避免髋关节活动时出现撞击。由于髋臼上移,恢复患肢的长度和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张力必须通过对股骨假体的置入深度进行调节。当采取高位髋臼中心时,特别是当髋臼旋转中心向外上方移动时,骨水泥髋臼的效果并不可靠。另外,骨水泥髋臼旋转中心上移后,股骨假体的无菌松动率显著提高。因此,非骨水泥型臼假体采用高位髋关节旋转中心置入后能取得优良的长期结果,但手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要恢复下肢的长度;其次要避免髋关节中心的外移。

图14-52 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髋臼假体松动

旋转中心上移,髋臼上方存在节段性骨缺损

图14-53 髋臼较高位置置入非骨水泥髋臼

术后假体得到充分固定,换用长颈股骨头调节肢体长度及关节稳定性

图14-54 双杯形髋臼假体翻修

A.全髋翻修术中使用双杯形非骨水泥臼杯重建髋臼,臼底部采用颗粒植骨修复骨缺损;B.术后4年,髋臼假体稳定,植骨处骨整合良好,股骨假体松动

3.椭圆形髋臼杯/双杯形髋臼 对于髋臼缘上方的巨大缺损还可使用椭圆形臼杯或双杯形髋臼。使用椭圆形臼杯或双杯形髋臼杯可以无需将呈椭圆形的骨缺损髋臼搓成圆形以适应普通的非骨水泥假体。这些异形臼杯不仅可以避免额外的骨量丢失,并且可以实现髋关节旋转中心的解剖重建(图14-54)。椭圆形假体一般在翻修手术中使用,文献报道的结果好坏不一。椭圆形臼杯或双杯形髋臼假体置入的要点为假体上部要紧贴髋臼骨床的顶部,而髋臼的前后柱要为假体的下部分提供可靠的支撑。当待翻修髋臼的内壁不完整或术前影像显示待翻修假体移位超过2cm时,异形髋臼假体有较高的失败率。与假体相配套的工具不良也是造成假体术后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对并不一致的随访结果,异形髋臼还需要在假体设计和工具改进方面作出进一步努力。

4.金属小梁骨垫块结合非骨水泥髋臼 相对于上面介绍的Jumbo假体和异形髋臼假体,新出现的金属小梁骨垫块和金属小梁骨非骨水泥髋臼假体无疑更具优点(图14-55,图14-56)。由于具有接近骨松质的骨小梁结构和强度,这些金属垫块置入后既可填补骨缺损,又能给予假体足够的支撑。在使用金属小梁骨垫块后,髋臼假体可以在解剖位置置入,避免了高位旋转中心的缺点。另一方面,骨缺损修复后,手术医生可以使用接近于正常髋臼直径的髋臼假体而无需使用Jumbo髋臼,避免了骨量的额外丢失。金属小梁骨垫块和非骨水泥髋臼假体或骨水泥髋臼的结合使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结果。随着随访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更多的临床使用和更多的适合不同骨缺损形状的垫块的出现,我们相信金属小梁骨材料在翻修术中将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14-55 金属小梁垫块

图14-56 金属小梁骨翻修非骨水泥髋臼假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