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创人工关节置换的展望

微创人工关节置换的展望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微创关节置换发展趋势主要是小切口。微创后外侧入路THA有股骨的显露和操作方便,学习曲线短的特点,且大多数骨科医生习惯侧卧后外侧入路,因此微创后外侧入路可以作为初学者的推荐入路。无需影像资料的被动导航系统应用于THA中,其优点为克服了传统术前设计计划二维模拟的缺陷;术中定位不受患者体位和骨盆位置的影响,能在术中给骨科医生反馈有关骨骼、置入假体及手术器械的位置、方向的即时信息。

现有微创关节置换发展趋势主要是小切口。小切口的目标是缩小切口、改进麻醉方式、加速康复过程,但手术使用现有的假体。通过小切口实现微创的方式是通过精确定位手术切口,灵活牵开,改进手术工具,更多运用区域阻滞麻醉方式。精确定位切口意味着皮肤切口的长度刚刚能够放入假体并安放到合适的位置。

小切口同时追求最具优势的手术入路:理论上肌肉间隙手术入路是真正意义上的MIS-THA手术优势入路,但是双切口存在的较长和具有挑战的学习曲线,术中需要反复透视定位,限制了在该手术的推广。OCM入路和前侧肌间隙入路是理论上的唯一优势入路,但同样强调实施该手术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以及适应证的选择。微创后外侧入路THA有股骨的显露和操作方便,学习曲线短的特点,且大多数骨科医生习惯侧卧后外侧入路,因此微创后外侧入路可以作为初学者的推荐入路。

微创关节置换的更为重要的发展路线是新技术路线,包括计算机辅助手术、非骨水泥假体和缩小假体外形。特别是电脑导航系统(computer-based alignment systems)已逐渐发展并运用,解决了存在于机械性手术操作系统的内在缺陷。无需影像资料的被动导航系统(image-free navigation)和需影像资料的被动导航系统(最常用的是术前CT图像),基本都是采用光电子定位系统。无需影像资料的被动导航系统应用于THA中,其优点为克服了传统术前设计计划二维模拟的缺陷;术中定位不受患者体位和骨盆位置的影响,能在术中给骨科医生反馈有关骨骼、置入假体及手术器械的位置、方向的即时信息。电脑导航系统与微创置换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弥补微创术中解剖定位困难的缺陷,达到准确的假体放置和正确的力线,降低微创手术带来的风险,使微创关节置换的前景更加广阔。

微创关节置换以后发展方向为两条趋势的结合发展:工具进一步的改进,易于操作和小型化,便于在有限的环境中进行准确的操作;完善现有技术,正确使用微创技术;正确地评估微创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假体设计更加符合生理要求,个体化、小型化以及材料上的进步;引入导航系统。

总之,以最小的局部与全身附加损害换取最佳的治疗效果,是微创关节置换手术的概念。通过手术技术和假体设计的改进,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有望建立统一的标准并推广到大部分的微创关节置换中。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摸索与研究,都应以不牺牲患者的利益为前提,确保手术至少与标准手术具有相当的临床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